国新办举行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

2023-10-16 08:56:36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10月13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2023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问。

寿小丽(栾海军 摄)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进行经济数据例行发布,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2023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我们首先请吕大良先生作介绍。

吕大良(徐想 摄)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很高兴再次跟大家见面。我先通报一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情况,之后再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今年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多重困难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整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货物贸易进出口平稳运行、积极向好。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2%。其中,出口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6%;进口13.2万亿元,同比下降1.2%。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外贸规模稳中有增,9月创年内单月新高。从季度看,进出口逐季抬升,一、二、三季度进出口分别为9.72万亿、10.29万亿、10.79万亿元;从月度看,9月当月进出口3.74万亿元,环比连续2个月增长,规模创年内单月新高。

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6.34万亿元,同比增长6.1%,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3.1%。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42万亿元,国有企业进出口4.95万亿元,分别占30.6%和16.1%。

三是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好于整体。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32万亿元,同比增长3.1%,占进出口总值的46.5%。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全面展示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外贸发展取得的成就,近期,我们编制完成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指数,该指数由2013年基期的100升到2022年的165.4,共建“一带一路”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持续增强。

四是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0.2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占出口总值的58.3%,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及其零配件、船舶、电工器材分别增长48.2%、26.8%、16.2%。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07万亿元,占17.5%。

五是大宗商品、消费品进口扩大。前三季度,我国能源、金属矿砂、粮食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同比增加16.5%。其中,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产品8.6亿吨,增加31.8%;铁、铝等金属矿砂10.86亿吨,增加7.8%。同期,进口消费品1.46万亿元,增长3.1%。其中,干鲜瓜果及坚果、医疗保健品分别增长22.8%、18.5%。

总的看,在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的大环境下,我国外贸顶住压力,稳规模、优结构持续推进,积极因素不断积蓄。相信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稳外贸各项务实举措效用持续发挥,进出口运行态势将更加稳健、质量效益将进一步提升,促稳提质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海关担负着守国门、促发展的职责使命。今年是海关关衔制度实行20周年,最近习近平总书记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回信,对海关系统更好履行职责使命提出了殷切期望,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海关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国海关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海关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重要回信精神,加快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筑牢国门安全屏障,助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

谢谢!

寿小丽:

谢谢吕大良司长的介绍。下面开始进入提问环节,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凤凰卫视记者:

积极扩大进口,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请问您对中国当前进口形势如何评价?另外,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举办,请问您对于下一阶段进口的走势有何期望?另外,海关在保障进博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吕大良:

谢谢您的提问,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承载了接近全球1/5人口,也创造了全球近三成的制造业增加值,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长期以来,我国坚持实施扩大进口战略,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口仍然保持了良好势头,在规模数量、品类结构等方面,呈现了不少的亮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进口规模逐季走高,自主要来源地进口趋势向好。一、二、三季度,我国分别进口4.23万亿、4.39万亿、4.58万亿元,规模是逐季扩大的。其中,我国自拉美、东盟、欧盟进口均已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长,三季度环比增速分别为8.5%、6.3%和2.6%。

二是进口数量稳步增加,保供稳链作用持续发挥。我国进口数量已经连续8个月同比增加,前三季度累计增加2.6%。尤其是满足国内生产需要的资源能源产品、关键零部件等进口数量稳步扩大,比如原油、天然气、金属矿砂等进口数量分别增加14.6%、8.2%、7.8%;电脑的中央处理部件、航空器零部件等进口数量也分别增加42.9%、15.9%。

三是进口准入开放多元,更好满足民生消费需要。截至目前,我国已经与17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关系,签署农产品食品准入类国际合作文件近400份。前三季度,我国农产品进口增长了8.6%,其中,干鲜瓜果及坚果、酒类及饮料分别增长22.8%和21%。同时,随着国内民众消费需求稳步扩大,部分个性类、升级类的消费品进口增长。前三季度,我国进口首饰、钟表、医疗保健品、鞋靴箱包分别增长74.3%、18.9%、18.5%和9.2%。

扩大进口是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也有利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的发展机遇。下个月,第六届进博会将在上海举办,我署在总结前五届进博会通关便利化措施基础上,出台了17条便利措施,涵盖参展准入、展品通关、展后处置全流程。为保障进博会“越办越好”,海关进一步创新监管制度,在评估确认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参展的动植物产品、食品采取特许审批措施,扩大了参展展品范围,为更多国家、企业、产品分享中国市场红利提供便利。

总的看,伴随着我国扩大进口战略的不断深化,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开放、巨大的中国市场将更多、更广地惠及全球。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我们关注到,世贸组织10月最新发布的贸易预测中,调低了2023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请问您对当前中国外贸形势怎么看?对全年增速如何预判?谢谢。

吕大良: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外需走弱、价格下跌,叠加去年高基数影响,我国外贸增长面临不少压力。但随着国内各项政策的精准发力、走深走实,企业主动求新求进、应变克难,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平稳运行,同比增速基本持平,并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

具体来看,首先是“稳”,这是基本面。一是规模稳,二、三季度,进出口均在10万亿元以上,保持了历史较高水平;二是主体稳,前三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增至59.7万家,其中2020年以来持续活跃的企业进出口值占整体的近8成;三是份额稳,根据我们初步测算,前7个月,我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稳”是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外贸抗压抗逆能力的集中体现。

在稳的同时,当前外贸运行还呈现出“好”的积极变化:一是整体趋势好。进出口规模逐季扩大、月度走势向好;特别是9月份,在环比少三个、同比少一个工作日的情况下,规模创下年内的月度新高,如果剔除工作日差异影响,9月份进出口同比增长0.9%。二是民企活力好。前三季度,民营企业月度进出口增速均高于整体,民营企业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22.7%,汽车、工程机械、电子消费品等领域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三是市场潜力好。前三季度,我国对中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33.7%、6.7%和5.1%,均高于我国外贸整体增速;近期,我国对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进出口也明显改善。四是平台发展好。前三季度,我国21个自贸试验区进出口5.65万亿元,增长4.6%,占我国外贸整体比重进一步提升到18.3%;海南自贸港进出口增长20.3%。

关于下一步外贸走势。我们也注意到,近期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均对全球贸易碎片化表示了担忧,世贸组织将今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速从此前预测的1.7%下调到0.8%,说明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我国外贸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恢复向好的积极因素仍在不断积聚,随着我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持续推进,“稳”的基础更加扎实,“好”的变化将更加突出,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实现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目标、持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谢谢。

日本共同社记者:

从宏观经济的观点来说,到9月进出口继续负增长,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状况表示担心。请问您怎么看中国贸易的前景?谢谢。

吕大良:

谢谢您的提问。关于中国的贸易,刚才我向各位通报了前三季度的情况,近期在积极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外贸也同步呈现了向好的走势。对下一阶段我国外贸运行,我们认为,依然有不少有利因素的支撑。

一是国内经济运行向好。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环比回升,8月份工业增加值、社零消费增速较上月分别加快了0.8和2.1个百分点。特别是最近的“超级黄金周”,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

二是产业优势巩固。船舶、工程机械、家电等优势出口产业,市场占有率、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等进一步提升。同时,消费电子产业进出口呈现了复苏的势头,集成电路进出口在8、9月连续环比回升,9月手机、电脑出口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三是企业的订单和信心改善。中国海关贸易景气统计调查结果显示,9月份新增出口、进口订单环比增加或持平的企业比重较上月分别提升了0.8个、1.7个百分点,出口、进口乐观企业比重较上月分别提升1.3个和0.7个百分点。

不可否认,我国外贸仍将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风险等,都将对我国外贸造成压力。

但综合来看,正如我刚才介绍的,随着我国经济恢复的积极因素不断积蓄,我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进出口有望继续巩固向好势头,实现全年促稳提质目标。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您刚刚提到近期海关编制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指数,能否介绍一下这个指数的具体情况?谢谢。

吕大良: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经贸关系日益密切,贸易往来持续活跃。近期,海关总署组织编制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指数,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互利和贸易促进4个维度,全面、系统地展示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外贸发展取得的成就。

刚才我已经介绍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指数由2013年基期的100上升到了2022年的165.4。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贸易规模实现快速攀升。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规模指标显著提升,2022年达到161.3,进出口规模由2013年的10.11万亿元攀升到2022年的18.95万亿元,累计增长87.4%,年均增速达到7%,较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高1.5个百分点,占我国进出口总值比重由39.2%提升到45.4%。

二是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向好。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结构指标总体呈上升态势,2022年达到了118.9。我国与共建国家产业结构更加契合、产业联系更加紧密、贸易合作基础稳固。

三是贸易互利程度不断深化。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互利程度总体呈快速提升态势,2022年贸易互利指标达到164,反映出中国与共建国家间开放合作、互惠共享程度不断加深。目前,中国是共建国家中114个国家的前3大贸易伙伴,是6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是74个国家的最大进口来源地和35个国家的最大出口市场。

四是贸易促进作用持续增强。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促进指标整体呈明显上升态势,2022年达到了217.3。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出口中,近9成面向共建国家,港口、铁路、桥梁、海外产业园等一系列共建项目陆续落地。同时,我国与共建国家国际物流通道持续拓展,有力促进了贸易增长。以中欧班列为例,十年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从2013年的80列快速增长到2022年的1.6万列,目前已经通达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

关于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指数的具体情况,我们将在中国海关门户网站“贸易指数”栏目进行发布,并且按照年度进行更新,欢迎大家关注。谢谢。

彭博社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中国对于马来西亚、美国、泰国、新加坡等国的宣称的出口数据其实比这些国家宣称从中国进口的数据要大,这其实是不可能的,您能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在此次发布会上没有公布以美元为单位的数据?以前中国的贸易大多数都是用美元来作为结算单位的,而此次一直公布的都是人民币的数据。我们可能在会后要等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得到数据,我们能不能在此次发布会上得到以美元为单位结算的数据?谢谢。

吕大良:

关于您提到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理解是涉及到双边贸易的统计数据差异问题。这个问题,此前我已经回应过。中国海关的统计和贸易伙伴的统计,理论上讲是互为镜像的,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比如说由于第三地的转口等因素导致不完全一致。对于有的国家,我们有贸易数据统计的比对合作,对有的国家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合作。但是我们所有的数据都是在网上公开发布的,对于双边贸易统计感兴趣的各方都可以进行自己的分析。

关于第二个问题,进出口数据的计价货币问题,2014年开始,我们全面采用了本币计价,就是以人民币来公布我国的进出口数据。但同时为了保持连续性,我们在网上发布,就是您刚才提到以美元计价的数据。这两个数据发布的时间是同时的,一个是在现场和网上发布,一个是在网上发布。大家可以根据需要,访问网站查看美元的数据。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

海关总署在推出优化营商环境16条措施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另外,还想请问近期海关总署将推出哪些措施进一步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谢谢。

吕大良: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海关总署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着力落实一揽子促稳提质措施。在海关职责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措施,今年6月份,我们推出了海关优化营商环境的16条,各直属海关相应出台细化配套举措,形成了稳外贸政策措施的组合拳。我们狠抓各项措施落实落细,建立了落实情况跟踪反馈机制,深入企业送政策、听意见、解难题,强化政策协同效应,助力外贸稳定发展。从我们跟踪情况看,16条措施都在陆续落地见效。总的看,惠及企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跨境物流更加便利。“船边直提”“抵港直装”“联动接卸”等便利化措施试点范围不断扩大,高新技术设备监管查验流程不断优化,大宗资源商品检验放行效率不断加快,有力保障了进出口货物的快进快出。比如说,上海洋山港和长三角相关港口之间的“联动接卸”监管模式,带动了上海—太仓港等长江内支线的持续加密,每标箱节省出口物流成本30%。

第二,减负增效更加明显。16条中,针对企业降成本、增便利措施不少,比如便利企业办理出口退税,加大“专精特新”企业信用培育力度,推动AEO企业在境内外享受通关便利,进一步扩大主动披露政策适用范围,为企业提供容错、纠错守法便利通道。今年以来,仅适用主动披露政策,就为企业依法减免交纳税款滞纳金过亿元。同时,我们也改进了海关“12360热线”服务,用好“关长接待日”“关长送政策上门”等机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广大进出口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第三方面,创新发展动能更加充足。大力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大了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商品和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商品跨关区退货试验范围,持续解决企业跨境电商“退货难”问题。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综合改革,出台了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23条,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开放高地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密切跟踪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深入了解企业、地方政府的期盼和诉求,围绕稳定扩大出口、开拓多元化市场、助企纾困等重点方向,加强稳外贸政策措施储备,适时推出新政策措施,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助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谢谢。

浙江日报潮新闻记者:

前三季度,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实现了稳定增长,您认为拉动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中国海关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方面,还有哪些新举措?谢谢。

吕大良:

谢谢您的提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共建国家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对外贸易、跨境物流也更加便捷,国内国际合作更高效,推动了产业合作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合作领域也不断拓宽,贸易往来更加频繁,所以我国与共建国家的贸易实现了稳定的增长。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14.32万亿元,增长了3.1%,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继续提高,达到了46.5%。

一直以来,海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为重点工作,狠抓落实推进。今年以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推动优质农食产品的准入和进口。前三季度,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海关检验检疫合作文件67份,其中农食产品准入协议50份。

二是继续开展贸易便利化合作。我们与伊朗海关署签署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谅解备忘录,与菲律宾、哥斯达黎加、乌兹别克斯坦、南非签署了AEO合作文件。

三是大力提升口岸软硬件水平,优化“一带一路”海关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确保中哈关铁通项目稳定运行。

四是积极参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贸易畅通专题论坛有关筹备工作。

五是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合作研讨会,推动“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机制性合作。

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我国与共建国家贸易畅通将更加便捷高效,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贸易有望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海关将继续升级发展与共建国家的多双边合作机制,大力推动贸易安全便利、检验检疫等领域合作,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谢谢。

台湾联合报记者:

从今年前8个月的数据可以看到,大陆和台湾两岸的进出口额有持续衰退迹象。与此同时,大陆针对台湾进行贸易壁垒调查。请问,海关总署将如何继续推动两岸经贸正常化发展,达到互利共赢?谢谢。

吕大良:

谢谢您的提问。我先介绍一下两岸贸易的相关情况。今年前三季度,两岸贸易总值1.36万亿元,同比下降14.6%。其中,大陆对台湾地区出口3518亿元,同比下降15%;自台湾地区进口1.01万亿元,同比下降14.5%。

今年以来,海关在职责范围内,在促进贸易便利化、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刚才我也作了介绍,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有关贸易走势和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加强稳外贸政策措施储备,适时推出新的政策措施,持续助力外贸稳定发展。谢谢。

深圳卫视记者:

跨境电商作为我国发展速度较快的外贸新业态,是不少企业获得订单的重要途径,请问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情况如何?谢谢。

吕大良:

谢谢您的提问。关于跨境电商的统计问题,在上半年的新闻发布会上,我介绍过我国跨境电商统计调查频率,是年报、半年报。至于您关心的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我们根据历史数据和最新进出口情况,有一个初步测算的统计数据,供您参考。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7万亿元,增长14.4%。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17.7%;进口0.4万亿元,增长5.3%。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目前国际市场需求较为疲弱,对我国出口是否有影响?对四季度的外贸走势,发言人有怎样的预期?谢谢。

吕大良: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都知道,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发展面临多重压力,尤其是外部需求持续低迷对我国出口形成了直接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有效地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同时,广大企业也在积极应对国际需求变化,抓订单、优结构、拓市场,不断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在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和挑战面前,我国外贸出口保持了较强韧性。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实现了0.6%的增长,特别是近两个月,出口呈现出更多积极变化,8、9月出口规模连续扩大,环比分别增长1.2%和5.5%,趋稳回升态势明显。具体来看:

一是出口数量由减转增,回升势头更加巩固。价格、数量是影响价值的两个表观因素,今年部分月度出口值下降,主要是受到出口价格下跌拖累。从量来看,8月出口数量已由前期的同比减少转为增加5.9%,9月进一步提升至7.9%。

二是传统优势产品企稳,绿色动能持续发力。近两个月,我国消费电子产业链上的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企稳向好,集成电路出口在8月份由负转正,9月同比增速提升到2.8%;手机、电脑9月出口环比分别增长124.9%和8.3%,同比降幅较8月份分别收窄14.3和13.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出口值连续14个季度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三是从市场看,主要传统市场明显改善,新兴市场增长提速。9月,我国对日本、欧盟、韩国、美国的出口同比降幅分别较8月份收窄14.1、8.7、8.1和0.5个百分点,对中东、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出口同比增速进一步加快。

至于四季度的出口走势,我们认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仍然是出口面临的最大挑战,但我国出口综合竞争优势仍然稳固。中国海关贸易景气统计调查结果显示,9月反映出口订单保持稳定或增加的企业比重较8月份提升0.8个百分点,对未来出口表示乐观的企业比重提升1.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政策给力、企业努力、各方合力,四季度出口趋稳向好势头有望继续巩固。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民营企业是我国外贸第一大经营主体,请问今年以来,民营企业进出口有何突出特点?海关在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重大意见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吕大良:

谢谢您的提问。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在稳增长、促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外贸领域,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1%,明显优于整体,是稳规模、优结构的中坚力量。具体来看:

一是民营企业是外贸增长的主引擎。前三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51.18万家、进出口16.34万亿元,分别占整体的85.7%、53.1%,同比分别提升1.1、3.1个百分点,规模可观。同时,民营企业月度进出口表现均好于整体,8月进出口率先转正,9月增速提升4.1个百分点至6.6%,走势可喜。

二是民营企业是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例如,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继续发挥着引领作用,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在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出口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78.9%、59.9%和56.8%。在半导体产业中的参与度也在继续提升,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在集成电路进口、出口中的比重分别提升2.6个和4.9个百分点,提升到42%和32.8%。

三是民营企业是品牌建设的先锋队。近年来,我国在光伏、工程机械、电子消费品等领域涌现出了一批民营企业自主品牌,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升级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品牌的美誉度。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出口的太阳能电池、工程机械、电脑中,自主品牌产品的比重分别为78%、57.9%和52.4%。

四是民营企业也是消费品进出口的主导者。“进”可适应国内多样化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出”也为国际市场提供了优质的产品,惠及到全球消费者。前三季度,民营企业是我国食品烟酒类、日化用品类和文化娱乐类消费品最大的进口主体,比重分别为70.7%、53.9%和49.6%;同时,也是我国纺织服装、鞋靴、箱包等消费品出口的主导力量,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在这些产品出口中的比重超过了8成。

今年海关总署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16条举措,各直属海关也相应出台细化配套措施,强化政策协同效应,深入企业送政策、听意见、解难题,助力外贸稳定发展。从实施情况看,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广大进出口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也不断提升。下一步,海关将一如既往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从促进物流畅通、贸易便利、助企减负增效、支持创新发展等方面为企业赋能,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谢谢。

寿小丽:

最后两个问题。

北京青年报记者:

这几年,东盟一直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想问一下今年以来我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进出口情况?谢谢。

吕大良:

谢谢您的提问。我先通报一下我国与东盟的贸易情况。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进出口4.68万亿元,同比增长0.8%,占我国外贸的15.2%,东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经贸往来也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具体来看:

一是产业融合日益加深,中间产品贸易往来密切。自2012年起,东盟一直是我国中间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三季度,中间产品占我国与东盟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达到64.3%。我国与东盟在电子信息、汽车等产业领域合作紧密,前三季度,东盟是我国音视频设备零件、平板显示模组等产品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进口值均实现快速增长;同时,我国对东盟出口的汽车零配件、二极管、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附件、锂电池等均实现了不同程度增长。

二是合作道路持续拓宽,农产品贸易更加丰富便捷。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中老铁路两大跨境通道对双方贸易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农食产品准入积极推进,东盟特色农产品进入我国更加顺畅。前三季度,我国自东盟进口农产品1932.4亿元,增长6.5%。部分特色农产品进口表现亮眼,干鲜瓜果及坚果进口614.6亿元,增长35.3%,其中鲜榴莲、山竹、菠萝分别增长81.1%、17%和14.4%。

上个月,我国举办了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20年间,双方贸易规模跨越了6个万亿元级别的台阶,2022年达到6.42万亿元,连续3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展望未来,随着RCEP全面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加快推进,双方合作领域将进一步拓展,经贸往来将进一步深化,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发展潜力巨大,互利共赢的“蛋糕”将越做越大。谢谢。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在绿色低碳产品出口方面,刚才吕司长也提到“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近年来一直保持持续增长。能否介绍一下今年前三季度“新三样”出口情况?海关在促进绿色低碳产品出口方面有哪些举措?谢谢。

吕大良:

谢谢您的提问。当前,全球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我国打造绿色低碳新增长点的成效凸显,带动了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前三季度,我国“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7989.9亿元,同比增长41.7%,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达到4.5%。

海关持续推进监管服务模式创新,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关注“新三样”等新兴行业诉求,激发企业经营活力和出口动力,助力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推动“新三样”产品增长新动能持续释放,更好促进全球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谢谢。

寿小丽: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吕大良司长,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再见。

新闻发布会现场(刘健 摄)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船东协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56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