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法实施两周年 武汉通航环境不断改善

2017-03-06 11:14:33
2014年12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了第十七号主席令公布《航道法》,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航道法》是规范航道的规划、建设、管理和保护的一部法律,《航道法》的出台,弥补了航道基本法律缺失的不足,成为保护航道资源的"龙头法"和"基本法",对于促进航道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宣传贯彻航道法,武汉港航局组织航道法培训学习班13期,受训人员470余人次;同时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桥梁建设单位、码头、船舶宣传,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 

今年3月1日,《航道法》正式施行两周年。武汉港航管理部门介绍,《航道法》实施以来,航道管理进入“加速期”,航道建设、养护资金有了法律保障,强化了航道管理水平,便利了水上物流运输,水运服务流域和腹地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航道建设加速 航道干支成网 

为助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武汉地区航道网建设。近年来,政府投入配套资金大力改善航道条件,延长通航时间,构建以武汉为中心,以长江、汉江为主干,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航道网络。通过加快建设,武汉航道基础设施面貌显著改善,航道整体通航能力全面提升,进一步发挥了长江、汉江的水运优势,促进了长江黄金水道作用的发挥和武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645”工程打通长江中游“肠梗阻”。据悉,长江航道“645”工程将于今年全面启动工程建设。目前,武汉到宜昌段的东北水道、界牌二期、荆江航道一期等顺利推进。届时,宜昌到武汉段水深提高到4.5米,打通长江中游航运的“肠梗阻”。 

汉江开启二级航道建设。2015年,武汉率先在全省实现汉江航道三级标准,汉江武汉段可常年通航1000吨级船舶。2016年,武汉又率先在汉江开启二级航道建设,进一步提升汉江航运潜能。2017年1月19日,汉江蔡甸汉阳闸至南岸嘴航道整治工程初步获得省发改委的批复,工程预计今年10月底开工建设, 工期约3年,预计总投资6.82亿元。建成后,汉江蔡甸汉阳闸至南岸嘴段33公里航道将由现在的Ⅲ级提升到Ⅱ级航道标准,设计航道尺度为3.2米×75米×550米(水深×航宽×弯曲半径),可常年通航2000吨级船舶。该工程将配套建设水上服务区一处,可为船舶提供加油、加气、加水、岸电接用、零配件供应及生活物资补给等服务;在原有2处锚地的基础上新增加4处锚地,满足未来船舶到港数量不断增加和大型化船舶的靠泊需求;同时搭建“智能航道管理服务平台”,为汉江武汉段航道重点区域以及港口、船舶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控、管理、通行信息。 

科学管理航道 让水域更安全 

充分发挥水运优势,对接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提升航道通航水平,每年约投入1000万进行航道管理,做好汉江75公里航道和全市其他河流航道的管理工作。 

健全航道管理制度。适应新的航道管理要求,制定了《船艇管理办法》、《涉水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数字航道管理系统操作手册》、《断面测量操作规范》等规章制度,组织开展了测量仪器、电子航道图、遥测遥控终端、实时视频传输等航道管理设备操作培训,提高维护管理航道能力。 

提升管理科技含量。近年来,汉江武汉段航道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汉江武汉段航道已全面建成航道视频监控系统,35个摄像头可全面实时监控75公里航道。同时,船舶交通流量监测系统、电子航道图等投入使用,汉江武汉段全部安装太阳能航标灯。其中,汉江武汉段电子航道图可实现船舶“卫星导航”。武汉市港航局免费为船东提供电子航道图,船舶安装电子航道图和GPS后,可实时接收航道水深、可航区域、临跨河建筑物、助航设施设置、水情雨情等信息,帮助船舶安全航行。同时还在搭建汉江河口汇流区流速预报系统,将以地理信息、河流信息、历史水文信息及实时水情信息为基础,根据数学计算模型,借助其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图文并茂地输出给过往船舶,满足船舶航行安全分析辅助决策的要求。 

注重航道日常管理。武汉市港航管理局始终注重日常航道管理,保证汉江河口至汉川航道设标密度2.32座/公里、标位正常率99.4%、灯光保证率99.1%,每日上报汉江航道维护尺度,每月对汉江、府河等航道管理情况开展检查考核,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确保汉江航道安全畅通。同时,加强桥梁助航设施维护与管理,做好江汉四桥、四环线跨汉江大桥、岱家山大桥、地铁21号线滠水河大桥等跨河桥梁施工期航道监管工作,督促省联交投、桥管处、京珠高速等所属桥梁单位做好助航设施常年维护工作,全面保障汉江武汉段通航水域安全。 

加强航道设施设备保障。目前汉江武汉段共有航道巡查艇5艘、航道趸船3艘,其中首艘多功能航道船“鄂道标002”于2016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该船具备航标管理维护、疏浚清障和航道测量功能,有效的提高了汉江日常养护管理工作效率,为汉江的安全畅通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同时,汉江武汉海事搜救中心全面建成,形成1个指挥中心、4个水上基地、5个陆上工作站的水、陆两栖布局,与两个航道段构筑起立体搜救格局,使汉江武汉段搜救应急反应时间由60分钟缩短为20分钟左右,提升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效率和能力,保障辖区内船舶通航安全、有序,仅在2016年,救助落水群众16人、救助超吃水遇险船舶24艘。 

强化航道保护 让江河更清洁 

结合管理实际,以《航道法》的宣贯实施为抓手,实施航道通航影响评价,开展航道综合执法,切实强化航道保护。 

严格跨临拦河建筑物的涉航管理。武汉市港航管理局严格审核程序,杜绝新的碍航建筑物,完成了北四环、江北快速路、军纱大道通顺河大桥等跨通航河流通航条件影响评价的审核、上报和复函工作,完成江汉六桥和三官桥扫床工作。 

强化航道执法。《航道法》进一步赋予了各级航道管理机构执法主体资格,武汉地方航道部门加强航道行政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工作,参与打击航道非法采砂行为,两年累计开展航道检查100余次,实施航道行政许可15件、航道行政处罚9件,下达整改通知单3起,制止侵占航道的行为100余起,阻止轻微危害航道安全行为300余艘次,有力维护了航道秩序,保障了航道的安全畅通。


(来源:交通运输部)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船东协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56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