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海如何免遭蚕食 黄岩岛事件促中国海洋新战略

2012-05-14 13:28:01

  受国际海洋法推动,全球蓝色圈地运动已经到来,中国领海如何免遭邻国蚕食?

  中菲黄岩岛对峙超过一个月。此次事件中,中国海监和渔政部门的巡视船充当了黄岩岛维权的主力和先锋,受到网民“力挺”。但是,目前我国缺少一个统一框架下的海洋维权执法部门现状的背后,是中国缺少一个明确海洋战略的尴尬处境。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教授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提出,中国在海洋方向的麻烦日益增多是新一轮蓝色圈地运动的结果,也是中国巨人迈向新型海洋国家必然的成长烦恼。中国长期的黄土文明、大陆思维方式与走向海洋国家的发展模式有深刻矛盾与冲突。

  面对蓝色圈地运动,正迈向新型海洋大国的中国,应尽快制定海洋新战略。
 

  近年来,海洋似乎成为困扰中国外交的最大难题。南海方向,菲律宾、越南等部分东南亚国家以挑衅性的姿态轮番抢夺中国海洋资源;东海方向,中日围绕钓鱼岛归属和油气田开发的争夺依然激烈;黄海方向,中国渔民与韩国海警在渔业资源的争夺中甚至付出了生命代价。

  据了解,近期中国有关部门交涉的主权纠纷点十个有八个集中在海洋方向。黄岩岛对峙被认为是近期中国海洋挑战的一次总爆发。

  中国战略发展依赖国际海洋通道安全

  王逸舟教授认为,最近几年中国出现新的发展动向。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得到公认,中国越来越有气势,越来越有实力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发声。但同时外界对中国外交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困惑,特别是南海方向出现了很多挑衅性摩擦,都是始料未及。

  王逸舟指出,从更高的层面看,中国外交在海洋方向的麻烦日益增多,也是新一轮蓝色圈地运动的结果。

  王逸舟回顾历史说,主要国家都是向“高边疆”延伸的历史;荷兰、英国、美国等都是通过确立海洋霸权,走上更大的高边疆。

  他认为,海洋经济占中国经济比重正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之初,海洋经济只占1%,但现在海洋经济的比例已经达到11%~12%,我们的远洋船队走向各大洋,我们的海军也在转型为蓝色海军。现在中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之一,世界上前五位的港口三个在中国,这些都反映出中国巨人对海洋利用之大。

  王逸舟认为,中国海洋运输线的扩大,反映出中国能源结构的变化:“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迅猛增加,虽然中国石油产量世界前四,但一多半需要进口。这就反映出中国对海洋运输线的依赖,反映了海洋通道对中国未来战略机遇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王逸舟预测说,这种依赖不会是绝对的,50年以后中国的这种依赖可能下降,但未来20~30年依赖恐怕还会很高。因为我们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碳排放仍然在很高。

  何为蓝色圈地运动?国际海洋法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反复酝酿,1994年开始生效,新世纪开始发酵。世界上三分之一以上的国家,都受到国际海洋法的洗刷和冲击,很多国家利用海洋法谋求利益,趁机扩大版图面积。

  要制定海洋战略须先有海洋思维

  令王逸舟担忧的是,海洋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但中国长期的黄土文明与走向海洋国家的发展模式有深刻矛盾与冲突。无论是外界,还是我们自己,都认为中国是大陆国家。因此在迈向海洋的过程中,我们缺少足够的海洋战略,巨人的成长烦恼难以避免。

  “尽管我们在器物层面越来越强,我们的军舰突破第一岛链,向第二岛链进发,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远洋运输船队就是中国,但就是这样一个巨人,却是海洋法的新手,因为我们是海洋的后来者,不是规则的制定者,我们在现有的国际法体系下,总感觉面对各种束缚。”

  王逸舟剖析说,过去的海洋方向,没有中国巨人参与,现在突然多出一个中国巨人参与,很多国家害怕安宁被打破。很多东南亚国家,一方面与中国经贸联系逐步加大,另一方面又要求美国重返东南亚。但王逸舟相信,中国巨人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遇到不顺畅也不可怕。

  王逸舟建议,中国要成为海洋大国,第一硬实力不可或缺,中国应该成为海洋国家中的完全成员。第二是增加中国在海洋问题上的软实力,要主动规划,要有先手布局。

  全国政协委员、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尹卓少将在2011年两会期间曾向媒体透露,中国海洋战略正抓紧制定,不久就将看到结果。随着黄岩岛局势久拖不决,中国对海洋战略的需求尤其渴望。(记者 李明波)

  中国应组建海岸警卫队

  海洋问题是事关中国能否强盛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但中国近年来在海洋问题上频频处于被动地位。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沈丁立教授认为,中国应开启新的海洋战略。

  沈丁立教授解释说,中国目前在海洋权益上的被动处境,有其文化历史的原因。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陆权国家,长期不重视海洋地位,并因此失去了许多出海口。我国明代曾经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整个国家和民族对海洋的重要性并没有真正认识,明清时期中国甚至推行海禁政策。

  东方朝贡关系体系边界缺少明确划分

  此外,中国与周边国家目前海洋权益纠纷,也体现出东方国际关系原则与西方国际关系原则之间的冲突。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历史上一直采取朝贡体系,即东方国际关系体系。在这种国际关系体系中,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边界没有明确的划分。

  在这种情况下,当国力强的时候,中国就能维持自己的海洋权益;但在国力衰弱的时候,就失去了很多权益。如今,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接受的是西方国际关系原则。周边国家都在纷纷争取扩大自己的海洋权益,使中国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中国应该重建海洋文化,开启新的海洋战略。

  确保公海自由航行符合中国长远利益

  中国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呢?沈丁立教授说:“我个人认为,中国应该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决与周边国家的海洋纠纷。”据沈丁立介绍,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后,其他环南海国家的专属经济区与九段线周围水域出现重叠。有关当事方根据历史诉求与当代国际法,是有可能对这些分歧寻得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沈丁力看来,中国实力最终将超过美国,目光不应仅仅放在周边海域,还应该维护我国在印度洋、北冰洋等海域的利益,特别是自由航行的权益。由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理应成为一个标准。

  此外,在沈丁立教授看来,中国应该大力加强海监力量,组建类似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力量,武力保护我渔业、油业活动。

    (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赵海建)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船东协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56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