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价高企 输入型通胀暗涌

2012-08-17 12:55:28

  业内人士指出,国际粮食价格上涨或对国内粮食价格产生影响,因此,不可对输入型通胀的风险掉以轻心。这种潜在的输入型通胀会加大政策制定者在通胀和经济增长之间权衡的难度。此次20国集团(G20)出面对国际粮价进行干预,必将影响到中国,甚至可能会改变全球经济风向,增加滞涨的风险。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最新趋势,粮食进口成本至1.24万亿美元,接近历史纪录值,小麦、大豆和玉米涨幅在大宗商品中一马当先。并且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说,如果一些国家因担心受旱灾影响粮价可能上涨而限制它们的出口,世界可能发生一次类似2007年~2008年的粮食危机。

  极端气候影响引发全球粮价及肉制品价格波动,对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中国有何影响?我国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幅两年多来首度跌破2%,粮食价格上涨对中国国内市场而言,是否意味着输入型通胀的魅影开始走近?

  美干旱蝴蝶效应殃及中国

  自今年春季以来,美国中西部地区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旱灾,而由此引发的粮食作物减产及后续的粮食价格波动也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据悉,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期货上周上涨0.8%,是美国1988年大旱以来连续两个月的最大涨幅。大豆期货涨近1%,小麦期货也在下跌3%后,追随着玉米和大豆期货的涨势,上涨了0.4%。“国际价格上涨从两个渠道影响国内价格:一是价格趋同,二是进口成本上升。中国是主要粮食进口国,尽管可以通过调整进口的时间来降低进口成本的影响,但投放储备也只能暂时平抑价格上涨,因此不能轻视。另外,粮食价格上涨会带动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其他商品价格上涨,尤其是全球流动性过剩,进一步助推价格上涨。”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志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李长安也向本报记者表示,美国是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和输出国,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贸易伙伴,美国的大豆有60%出口到中国。因此,美国干旱对中国的影响很直接。

  存在输入型通胀风险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覆盖55种食品的全球粮食价格指数7月份跳升6.1%,至213.1点,而6月份是200.8点。这也是全球粮食价格指数4个月来首次上涨,足以说明过去几周农产品价格的迅猛涨势。高盛、瑞信和麦格理等机构近期表示,农产品价格的涨势短期可能继续延续。

  粮食进口成本的攀升,传导至大宗商品价格,这将使国内通胀形势有一定压力。但新湖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李延冰分析,粮农组织年年都要发布类似预警,这种担忧越来越不足虑了。究其原因,李延冰说:“中国的农产品消费在下降,而且谷物整体的库存水平偏高。长期来看,中国老龄化加剧,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人口增长带来的消费总量扩张压力。就目前中国来说,夏粮已经获得丰收,粮食生产安全系数较高,因此,未来通胀压力高企的可能性较小。”

  李延冰指出,目前最为担忧的应该是中国耕地紧张问题,如果出现较大灾害,导致主粮连续大幅减产,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粮食危机,但这种风险已经较前几年降低很多。因为前几年中国人口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农产品整体消费增长处于高峰期,而这几年发展速度开始慢下来了。毕竟耕地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形势比较严峻,但十年内问题难以显现。

  但从国际来看,20国集团(G20)表示将采取行动来努力协调各国对粮价飙升的应对。G20与联合国(UN)负责农业事务的高级官员正在讨论召集一个新的应急论坛的会议,原因是玉米价格现已升至历史高点,超过了2007年~2008年粮食危机期间的水平。

  结合中国目前的通胀水平来看,丁志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担忧。他认为,不能仅从进口占比来看,如果国际价格涨了,国内价格也会跟着涨,所以不能掉以轻心。这种所谓的输入型通胀会加大在通胀和经济增长之间权衡的难度。“如果此次G20出面对国际粮价进行干预,必将影响到中国,甚至可能会改变全球经济风向,增加滞涨的风险。”丁志杰肯定地表示。

  李长安也持类似观点:“国际粮食价格如果大涨,会拉动国内粮食价格的上涨,客观上也会加剧通胀压力。”

  李长安提醒,这种输入型通胀在短期内已经影响到国内某些产品的价格,比如大豆油就已经开始提价了。另外,粮食作为基础农产品会对其他产品产生影响,这就是稳定粮食价格的重要意义。

    (来源:国际商报 记者/荣郁)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船东协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56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