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航运交易论坛在沪举行 迎接航运交易的专业时代

2012-11-29 10:23:16

    28日下午,由上海航运交易所精心打造的2012年航运交易论坛在上海召开。本次论坛以“迎接航运交易的转业时代”为主题,从专业技术、专业意识、专业服务、专业法律、专业人才以及专业秩序等六个方面全面阐述了“专业”的意义。

    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在《迎接航运交易的专业时代》的主旨发言中指出,目前航运市场存在着许多“非专业”现象,如非专业投资、非专业管理、非专业经营等等,他认为未来航运交易的专业时代必须具备“管理专业化”、“企业专业化”、“人才专业化”、“金融专业化”等特质。在“管理专业化”方面,航运运价交易衍生品应该有专业的监管、政策和法规;“企业专业化”方面,航运企业、码头企业和货主企业应该具备产品差异化、经营规模化以及产出效益化等特质;“人才专业化”方面,应该通过各种培训使得航运人才具备相当的技能和素质,比如具备扎实的航运专业基础及工作能力、熟知国际惯例、较高的英语水平、精通航运政策法律、善用衍生品工具等等;“金融专业化”方面,要形成具有航运专业背景的航运租赁公司、金融企业航运部,要有多元化的融资模式,要有充裕的贷款、基金、资金等等。

    目前,中国造船市场存在订单难、交船难、融资难、回款难的现状,造船企业生存环境恶劣;另一方面,造船企业本身竞争力不强,高附加值产品份额低;此外,由于海事新规频出,船舶技术门槛提高,市场青睐低能耗高环保船舶,也给造船企业带来巨大压力。熔盛集团董事会主席、总裁陈强在《中国造船业的转型升级之路》的演讲中,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出发,为中国造船企业开出转型药方:紧盯市场,及时做出调整;重技术重创新,满足海事新规、常规船型升级、加快高新船型研发;在制定标准上谋求国际话语权。

    当前航运市场低迷,航运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往往陷入恶性竞争,在管理上较为粗放,缺乏精品意识。海丰国际CEO扬现祥在《国际集装箱运输应具备的专业思维》的演讲中,从“专业意识”的角度出发,借鉴海丰国际的成功经验,为航运企业提供了发展目标:以持续盈利为根本目标,树立专业化意识、精品意识,打造精品产品;创新发展,差异化服务,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海陆一体化物流服务。

    运力过剩是目前阻止航运市场复苏的最大拦路虎,航运企业非理性地扩张船队,导致市场供求矛盾尖锐。在运力严重过剩的现状下,航运企业往往缺乏服务意识。达飞轮船亚洲区高级副总裁Claude LEBEL在《现代状况下班轮公司的专业运营理念》的演讲中,从“专业服务”的角度出发,为班轮企业如何在当前市况下突出重围提供了思路:提高准班率、规模经济、能源效率;以专业化服务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根据自身结构改变市场竞争方式,实现专业化企业运营。

    航运市场低迷导致纠纷频发,扣船案件数量不断增长;同时,与贸易、金融的关联纠纷显著增长,船舶抵押融资纠纷、造船违约纠纷、拖欠船员工资报酬等纠纷增加;人民币升值,“垫付”交易模式下因汇率损失案件增多。上海海事法院院长应新龙在《航运交易专业时代中的海事司法》的演讲中,从“专业法律”的角度出发,认为专业的海事司法需以专业的司法能力为根本,要在专业审判中遵循司法普遍规律;要以专业考量确立科学的审判理念;要扬专业优势实施海事审判精品战略;要与时俱进深化海事司法的专业内涵;要着力培育高素质航运法律专业人才。

    航运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规模和专业化两方面,家庭作坊式的经验方式早已成为过去,航运专业分工日趋细化。专业化在效率、成本、质量上有巨大优势,专业化的实现有赖于专业人才的具备。专业人才是分层次的,层次不同,专业化的特点不同。世界海事大学副校长马硕在《航运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的演讲中,从“专业人才”的角度出发,从三个层面阐述了航运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培养:操作层面上,需要“胜任”型人才,要满足高质量航运生产。服务所需要的人才;管理层面上,需要“更优”型人才,要掌握最新的理念和技能,有国际化视野;战略层面上,需要“引领”型人才,要有创造和保持行业优势、聚集一流人才的能力。

    当前,航运市场正常竞争环境被扰乱,共建秩序、共享未来,维持良好秩序成为当前一大难题;需求低、供给多、油价高,市场低谷期延长,航运市场复苏遥遥无期;企业亏损,行业洗牌将导致失业率上升。

    美国FMC主席李丁斯基在《国际海运秩序的专业化监管》的演讲中,从“专业秩序”的角度出发,认为类似中美这样的海运贸易大国,专业监管机构在决策时必须同时兼顾国内和国际法规,必须承担起促进和维护水运贸易的全球责任,有义务创新使用现有和未来的技术、为大众谋福利。

    (来源:人民网 记者/沈文敏)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船东协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56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