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进口激增 粮食安全战略需顶层设计

2013-07-05 10:12:04

  中国目前的粮食形势是处于“紧平衡”状态,即粮食供应基本能满足需求,但地区之间、粮食的结构之间差异很大,有余有缺。

  从来不把粮食问题当作“小问题”的中国,近年来粮食自给的问题渐渐开始为人关注。自去年我国粮食进口首次超过7000万吨,今年上半年粮食进口上升势头继续有增无减。对此,多位农业专家表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国际国内粮食差价、大豆进口占比过高等多重因素造成了我国粮食在“九连增”的情况下,进口量迅速增加。目前我国的粮食安全并没有受到威胁,但是在当前的“紧平衡”状态下,中国需要未雨绸缪采取多种措施稳定粮食自给率。

  农村人口城镇化影响深远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进口大豆预报到港832.28万吨,创月度最高水平;1至4月稻谷和大米进口100万吨,同比增83.6%。据了解,过去10年,中国粮食的进口依存度从6.2%增长到12.9%,翻了一番。

  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9亿吨,与此同时进口粮食总量达到创纪录的7100万吨。对此,农业问题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国强认为,“粮食进口超7000万吨”这个说法并不准确,这其中作为油脂的大豆进口量是5838万吨,而通常所说的粮食主要是指谷物,去年进口量接近1400万吨。

  在他看来,我国进口大豆主要是榨油用的油脂大豆,所以并不能把这两者简单相加。总体看,我国大米、小麦等百姓传统“口粮”进口的绝对额和占比都不高,在安全线以内。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中国目前的粮食形势是处于“紧平衡”状态。所谓“紧平衡”,指的是粮食供求的紧张关系,即基本能满足需求,但地区之间、粮食的结构之间差异很大,有余有缺。

  尽管粮食安全状况暂时无忧,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认为,未来农业的任务仍将非常艰难。他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了“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中国粮食供求矛盾”。

  陈锡文分析,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每年1700万农民进城成为市民。他们从以谷物消费为主,转而消费更多的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这些需求都需要大量的粮食进行转化,间接地导致了粮食需求量的增长。

  “而在未来,可以预见,无论是人口增加、收入增长、城镇化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变,还是不断壮大的中产阶层,都将使得生产增长与消费增长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陈锡文称。

  保障粮食安全需综合应对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由于需求增加以及我国对部分农产品(000061,股吧)实施保护性的收储政策,目前国外粮食价格普遍低于国内。

  “去年的进口本质不是粮食供需出现了问题,而是由于国内外的差价导致了进口的商业条件。”程国强认为,粮食贸易商觉得进口能够挣钱,就有动力尽量从国外进口。

  李国祥则表示,内外粮价差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粮食生产成本比较高,农业、农户经营规模比较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这几年都上涨得比较快。

  不过,在李国祥看来,内外粮价差并不是一个大问题。“日本的大米价格是国际市场的8-9倍,甚至有的时候达到10倍,但是日本国内的大米自给率超过100%。”

  他认为,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日本通过关税措施将粮食进口管理得很好。“我国的口粮主要是小麦和稻谷,所以小麦和稻谷应该是我们迫切需要关税、配额甚至非关税的手段来加以管理。”

  程国强则表示,我国必须明确今后粮食安全战略目标。考虑到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将继续推进,适度地进口粮食对国内和国际市场来说都不是坏事。同时,我国还应该建立合理的粮食结构战略。立足于国内的农业资源及有限的水土资源,坚决确保水稻和小麦的自给率。对于像大豆、棉花,还有植物油等非口粮供应的农产品,可以利用国外丰富的农业资源,全球布局采购。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耕地质量,好的土地往往用来城镇化,这对我们粮食安全是一个很大的风险。”李国祥认为,中国18亿亩耕地的“红线”无论如何一定要保住,未来还需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尽量少占耕地。

  陈锡文则指出,未来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科技创新,需要经营体制创新,需要国家的支持保护,需要形成完善的农产品体系。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毛明江)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船东协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56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