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航运人讲述黄金水道变迁

2014-05-16 13:35:45
   “我们一家人,对长江,有难以割舍的感情。”这句话,王超一字一句说得分外清晰。在浩荡的江水上,爷爷的木质船把一批批散货送达沿江港口,父亲用钢质船运过无数黄沙和机械设备。如今,在船上长大的王超,也没有离开长江,合伙开的物流公司,专门运送钢材。时代更迭,千帆过尽,王超的成长史,见证着长江这一黄金水道的历史变迁。

  1980年

  为长江航运辉煌所动 欲辍学跑船

  说起儿时的经历以及长江水道更早之前的兴衰,王超没有太多印象,唯独上世纪80年代的记忆比较深刻。

  1978年改革开放,交通部实行了“有水大家行船”的政策,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极大地解放了长江航运生产力,促进了长江航运,特别是船舶运力的发展和繁荣,长江航运迎来了高速发展。

  王超清晰地记得,当时姐夫在长江上跑船,运的货是黄沙,工资根据跑货量计算,由于那段时间长江沿线需求较旺,“他一个月就能赚1000块钱。”而当时工厂的工人月薪最高也不过百元。

  那时正上初中的王超,眼见长江航运的辉煌,为姐夫的高收入而眼馋,甚至向父亲提出不上学去跑船的想法,被父亲劝阻。

  据介绍,改革开放后,长江水运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地处黄金水道中心的武汉,坐拥两江交汇地利,享有“九省通衢”、“东方芝加哥”等美誉,武汉的水运业达到高峰。1983年,武汉港货运量曾高达800万吨。

  1997年

  工厂失业

  “长江基因”重回江上

  关于小时候,王超的记忆与长江联系紧密。三四岁时,他每年都会有几个月在爷爷的小木船上度过,当时,爷爷的私人小船,主要往长江沿线各口岸运送糖、大米、食盐等小散货。

  七八岁时,父亲在新洲一家航运公司上班,每到寒暑假,王超都会跟着父亲在船上度过。当时,父亲跑船主要运送黄沙、钢材和机械设备等。

  “祖辈两代都是做长江水运的,我也对水运有了感情。”眼见着运输工具的更替,运输能力逐渐增强,王超的“长江基因”可谓根深蒂固。

  1997年,王超在阳逻一家化肥厂上班,无奈行情不景气,工厂倒闭,王超跟妻子双双成了失业人员。在“长江基因”的驱使下,王超进入了一位亲戚开办的航运公司,主要是跑现场,在码头装卸货,虽然很辛苦,但王超一做就是四年,而且从未想过退出,“觉得水运这一块应该很有发展前景。”王超说。

  2003年

  黄金时期

  货物排长队等回航

  “当时,江边有长航的船,也有私人的船,但吨位比较大的也就是300-400吨。”王超介绍,长江沿线的航船基本两三年一个更迭周期,发展至今最小吨位也有600—700吨,大的甚至上万吨,“船变大了就是发展,说明货运量越来越大。”

  跑了四年现场,王超开始负责货物和船只的调度,也从普通员工发展成为了部门经理。在他的记忆中,2003—2004年,长江航运比较辉煌。

  王超说,由于货物在出库前,要先给码头报计划,而当时出库的货物较多,加上从武汉运到上海得花5-7天时间,部分货物要装船得提前两三天排队,部分船只甚至得提前一个星期联系预约,等待回航。

  王超介绍,公司刚开始没有自己的船只,主要做中间代理商,后来觉得行情一年较一年好,就租了一条船,2年后又自己造了一条,至2005年达到顶峰,共拥有7条船,而且基本满负荷运行。

  2011年

  自办公司

  一年货运量达3万吨

  “水运跟国家的经济相关。”王超颇有感触,2008年以来,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影响,长江航运的行情也相对差很多,由于上下游需求减少,运输量也开始下滑。

  王超说,由于公司主要运送钢材,而经济危机之后,下游需求减少,加上钢材业产能过剩,钢材业越来越不景气,公司业务量自然减少。

  虽然行情不好,但王超对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仍充满期待。2011年,他与几个朋友合伙成立了运输公司。第一年,公司的货运量达到3万吨左右。他说,虽然钢材行业不景气,但随着长江水道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的政策扶持应该会多一些,加上承接产业转移的推进,对未来发展比较乐观。目前沿海的很多产业正在向中西部转移,水运未来发展前景乐观。但成果还未反馈到运输环节上来,长江黄金水道要发展壮大,离不开长江沿线产业的支撑。有东西运输才会有发展,希望国家多扶持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带动航运。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孔慧慧)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船东协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56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