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两会乐水声

2015-03-17 11:25:22

    早春三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1次提到内河航道、2次提到长江经济带、3次提到“一带一路”,9次提到海洋,发出了2015年水运发展的最“强”音,也将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海洋强国等水运相关话题推举到国家发展大舞台的聚光灯下。围绕这些最“强”音,连日来,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观点交锋、思潮激荡,共识,在交流中增进;力量,在互动中凝聚;信心,在讨论中坚定。

    百舸争流,奋辑者先。循着全国两会指引的方向,水运人正在大发展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我读政府工作报告

    1、长江航道局规划基建处处长 高凯春:

    报告强调要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这为长江航道科学有序开展整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按照工作部署,今年长江航道局计划投资25亿元,提前5年实现《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2020年的目标。

    为此,长江航道局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对长江水道的系统治理,浚深下游深水航道、整治畅通中游航道、拓宽升级上游航道,研究提升长江干线航道通航标准。同时,在长江电子航道图正式推广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建设“智能航道”,进一步推进航道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的融合发展,完善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在尊重自然规律和航道演变规律的基础上,用生态理念规划航道、用生态技术建设航道、用生态手段养护航道、用法治思维治理和保护航道,做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航道,有效预防和降低航道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2、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国际处处长 谢辉: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将充分利用海事国际合作资源,支持企业“走出去”和海上互联互通重点项目建设,维护企业的海外利益,为“一带一路”建设及长期深度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和后续动力;依托企业海上互联互通项目,通过“项目支撑”的方式推进“一带一路”海事战略支点的建设。同时,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发挥海事国际合作优势和专业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的推进和发展。

    目前,根据东盟国家的需求,部海事局已经与国际海事组织(IMO)联合举办了海上保安海事监管及通信系统区域研讨会,邀请东盟国家派员参加了研讨会;为印尼举办了龙目、巽他海峡VTS操作员能力建设培训;为马六甲新加坡海峡沿岸国举办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防备和应急研讨会等,下一步还将继续做好《中国—东盟海事培训与教育发展战略》的编写工作,争取在今年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会议上得到东盟成员国的支持和认可。

    3、中散集团巴拿马型船队副总经理 林火平:

    报告中提到建立海洋强国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主权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2014年8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就已经将海运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凸显了海运业在国家经济命脉中的重要性。

    我国经济运行和基础设施建设所必需的原油和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分别接近60%和80%,其进口绝大部分依靠海运完成。我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尤其是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同样高度依赖海运。拥有一支规模与我国进出口运力需求相匹配的海运船队,是打破垄断、降低物流费用、节省我国经济发展成本、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手段。

    4、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港口研究室副主任 赵楠:

    报告中多次提及加快推进各项自贸协定谈判,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随着中国—东盟等一系列自贸协定的深化,将为今后港口功能拓展及服务项目的多元化作铺垫;而扩容后的四大自贸区涵盖城市金融、产业集群、出口贸易在内的综合性区域,无疑将推动改革从港航业自身,走向区域融合,例如天津自贸区有望利用航运与金融租赁优势,探索港航企业发展的新模式,而福建则有望发挥台海贸易的独特优势,创新海关监管流程,实现快速通关。

    此外自贸区战略下的港航体制改革或将成为业内的最大利好。在复制推广的经验中,包括了取消外商投资国际海上运输业务,投资国际海运货物装卸,堆存限中方控股、限合资合作的要求,为活跃市场、营造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创造了积极的条件。今后,连同港口航运在内的相关产业,可以省去繁琐的审批手续,大大提升贸易和运输的便捷性,无疑将成为我国港航运输业发展的新引擎和新春天。

    说数

    1、大连海事大学极地海事研究中心主任 李振福:

    报告提出的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的新常态特征——不追求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速度比过去慢,但“慢”不等于放弃发展。从全世界范围来看,7%左右的增长速度依然是最快速的增长,再加上我国的经济规模已经占全世界的13%,所以说,我国经济的总体规模还是巨大的。在“慢”的经济发展速度下,对于水运行业来说,依然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即使在7%左右的增长条件下,我国的工资水平也会继续快速增长,导致过去大量使用廉价劳动力的粗放型产业将逐渐失去比较优势。因此,在新常态下,水运行业的管理效益亟需提升,在潜力挖掘中,需要从合理的角度确立思路,从创新的角度想办法。

    2、中交水规院投资总监 蒋昌贵:

    报告中指出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要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即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

    在当前着力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积极推广过剩产能“走出去”的背景下,推广使用PPP模式不仅仅是一次微观层面的“操作方式升级”,更是一次宏观层面的“体制机制变革”,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建立透明规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要求的体制机制变革,以此打破不合理的垄断和市场壁垒,营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投资环境,有利于更大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潜力,稳定有效投资,促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

    3、、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李清:

    报告提出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并明确了多项节能减排目标,这将使推进船用LNG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LNG作为发动机燃料的热转换效率相对柴油和重油较低,虽然按照等热值计算其在船舶上应用不节能,但由于其碳排放因子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还能实现一定程度的氮氧化物、无硫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加装后处理装置后可以将船舶的碳氢化合物排降低到汽车的国四标准,完全符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节能减排排放标准。

    建议将新造内河LNG动力示范船补贴政策延续至“十三五”期;LNG燃料发动机制造企业要进一步优化技术,提高LNG的热转化效率;提供技术支撑的科研单位要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支撑服务,为政府的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建议。

    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多方共同推动该产业的发展,为人民获得一片蓝天作出应有贡献。

    长江经济带引领内河水运大步向前

    2015年,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将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新亮点。今年全国两会上,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约6亿人发展的“长江经济带”当仁不让,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持续升温的关注度背后,无疑蕴藏巨大的发展机遇。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打通水运通道、统一调度管理资源……内容丰富的议案提案令人应接不暇,同时传达着强烈的讯息:长江经济带正引领内河水运大步向前!

    1、加快水铁联运发展是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 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 唐冠军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既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础依托,也是今后一个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核心引擎。长江经济带港口是长江黄金水道联接其他运输方式的枢纽,加快长江经济带港口水铁联运发展是降低物流成本、发挥综合交通组合优势极其重要的途径,对于促进长江经济带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今,多式联运尤其是水铁联运发展成为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在推动多式联运尤其是水铁联运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但目前长江港口集疏运完成量中,铁路集疏运量不足2%。在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港口水铁联运发展方面,我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优化长江经济带水铁联运布局。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组织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研究制定长江经济带水铁联运布局规划,明确水铁联运发展目标和阶段性发展指标,强化长江经济带港口枢纽与铁路的联接。

    第二,开展长江经济带港口“最后一公里”建设专项行动。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组织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开展长江经济带港口“最后一公里”建设专项行动,明确国家主要港口集疏运体系“最后一公里”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并出台港口集疏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政策措施。

    第三,大力培育多式联运,尤其是长江水铁联运市场。建议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完善市场运输机制,积极引导、扶持运输企业和社会力量,多方式、多层面参与多式联运市场。同时,加强多式联运服务平台尤其是水铁联运信息化建设,为长江水铁联运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2、实施长江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长江流域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始终处于核心战略地位。近年来,国务院确定了长江经济带建设,溯江而上,又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贵安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一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这些发展规划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考虑不足。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作为中国经济下一阶段的发力点之一,长江经济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前,虽然已经把水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章节写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里面,但是对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承载量关注不够,对长江流域的淡水资源到底能支撑多大的经济总量研究不足。而随着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一批综合利用控制性水利水电工程逐步建成并发挥效益,长江流域水资源已经从大力开发利用逐步走向运行管理的新时期,上蓄、中调、下引的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格局逐步形成,水资源供需矛盾也日益加剧。

     从长远来看,要保障长江经济带的健康发展,保证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必须对长江淡水资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有清晰的认识,必须以流域综合管理的思路,实现长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

    要实现长江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第一步就是要实现长江干支流控制性工程的联合调度。在此基础上,才能继续探索水量分配、水权改革等后续问题。建议尽快制定长江干支流控制性水利工程联合调度管理办法;明确管理主体,加快建立协调机制,形成电调服从水调的水资源调度秩序;建立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监控管理体系;大中小并举,全面开展跨省河流的水量分配方案制订工作。

    3、贯通江淮 提升黄金水道功能

    全国政协委员 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长 黄德宽

    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长江经济带建设必须依托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的先决条件,必须要作好顶层设计,分阶段、有步骤地加快实施。

    目前,长江下游地区沪苏等地岸线开发接近饱和,临港功能比较完备,腹地空间十分有限,必须把战略重点向上游腹地延伸。淮河是我国七大水系之一,全长1000公里,是连接中原腹地和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但由于长江、淮河安徽段干支流通航能力偏低、江淮之间缺乏纵向联系等问题,航运功能一直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难以支撑接连东西、贯通南北的国家战略意图。

    相对长江经济带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和承东启西的枢纽地位,长江、淮河安徽段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长江主航道亟待疏浚,受水深限制,皖江主航道江海联运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而淮河干流航道等级较低,抑制了中原地区与沿海地区之间的物流供需,无法充分发挥长江航运的腹地空间。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纵向通道只有京杭大运河,因通行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长江干线航道疏浚和整治力度,提升淮河干流航道等级,加快实施引江济淮工程。目前,引江济淮工程开展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建议国家给予积极支持,加大投入,支持建设长江千吨级支流航道网、淮河高等级支流航道网。

    此外,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建设工程浩大,地方政府特别是市、县政府面临很大的投融资压力。建议国家设立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引导资金,通过贴息贷款、长期贷款、发行长期债券等方式,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建议国家支持发行省级政府地方债,缓解地方建设资金不足。

    4、设立长江经济带发展基金

    全国人大代表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泽柱

    去年11月,我国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我建议国家设立与丝路基金相呼应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基金。

     长江经济带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作为我国新一轮三大区域经济战略之一,长江经济带建设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周期长、投资范围广,设立国家级发展基金,可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投融资支持。

    国家级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基金可采取“母子基金”运行模式。母基金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组织出资设立,前期投入资金1000亿元。母基金主要投资人为国家级投资机构、相关央企,资金募集以私募方式为主。母基金一部分资金注入子基金,一部分资金用于直接投资,主要投向长江沿线跨省市的综合交通基建项目、航空枢纽建设、油气运输通道和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等。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分别设立子基金,由地方政府主导组建,前期目标资金为100亿元至500亿元。其中,母基金投入资金占比10%左右,剩余90%的主要投资人包括省市各级政府、工商企业、社保基金、保险公司、投资机构、基金管理公司、富裕个人等长期投资者。主要投向省级交通基建项目、区域产业集群培育、新型城镇化建设等。

    “一带一路”托起沿海强港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政府的强力推动和不断释放的利好信息,让港口业界人士格外兴奋。如何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成为两会代表们审议讨论的焦点。构建海铁联运通道、打通贸易节点、统筹区域港口一体化……随着一个个议案的提出,沿海港口的强港之路渐行渐宽!

    1、构筑“东北新丝路”

    全国人大代表 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惠凯

    辽宁省陆路有铁路连接中亚、俄罗斯远东及欧洲地区,海上有大陆最北端的大型外贸港口大连港,通过打造新型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构筑“东北新丝路”,可以将东南亚、日韩、环渤海湾、华东、华南等地区的货物,以辽宁省为枢纽便捷地转运至中亚、蒙古、俄罗斯远东以及欧洲等地区。建议将“东北新丝路”建设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重点支持项目,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和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

    我认为,可以打造以大连为起点的北极航线。大连港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外贸大港,东北地区98.5%以上的外贸货物通过大连港进出口,现有国际航线81条、国内航线24条,丰富的航线网络覆盖全球300多个港口和地区,每周有超过30班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往返于东北亚区域各主要港口。大连港正以北极航线首航为契机,积极推进北极集装箱航线开发,努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起点。北极航线的开发建设,有利于缩短我国与西欧及北美贸易航程和时间,其经济利益和商机将十分可观,对我国工业中心重新布局也将产生重大影响,为北方城市发展迎来更多机会。

    此外,可以打造以大连为起点的国际海铁联运大通道,包括“辽满欧”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辽蒙欧”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辽新欧”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在通道沿线建设相关木材交易中心、冷链物流基地、煤炭物流园区、综合保税物流园区及分拨中心等,进一步开发日韩、东南亚及我国南方过境货源,带动辽宁省“五点一线”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2、建中俄欧海铁联运大通道

    全国人大代表 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宝玉

    为更好地发挥辽宁港口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枢纽港作用,建议将辽宁港口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之中,充分发挥海铁联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线发展中的作用,打通中俄欧便利运输通道,推进中俄欧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化运作,构建“中俄欧海铁联运大通道”。

    营口港地处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和日韩及东南亚至俄罗斯、欧洲海铁联运线路最短的港口。根据满洲里口岸统计数据,2014年,营口港经满洲里口岸过境直达欧洲各国的集装箱班列增至每周6班,全年出境集装箱2.16万标准箱,占满洲里口岸出境集装箱总量的47%,占东北各港出境箱量的93%,出境货物品类已达600多种。今年前两个月,营口港出境集装箱3700标准箱,同比增长50%。

    2014年12月,营口港至满洲里的国际班列被中国铁路总公司确定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条出境的中欧班列线路,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以营口港为主、其他港口及沿线城市可中转接续的辽满欧国际联运大通道。营口港将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国铁路总公司及客户开行国外直达班列,争取国外段更大的运价优惠,以此提升线路竞争力;另外,积极与各方共同努力在现有货源基础上,开发回程货源,实现班列对流,降低综合物流成本,实现吸引货源的目的,形成货源的集聚效应,实现增量,夯实大陆桥发展基础。

    同时,借势“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加强港口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与建设。港口准备向上级政府申请重点打造“中俄欧国际物流产业园区”,在发展货运物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物流,搭建国际间的合资合作平台,加快港口由物流运输集散向物流交易集成的转变,实现陆桥向商桥的蜕变。

    3、统筹青日连三港一体化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 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杜传志

    港口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服务、带动区域及腹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日照港地处青岛港、连云港港之间,北距青岛港董家口港区16海里,南距连云港港赣榆港区4海里,同属一个港口群,共同服务于鲁南和中西部腹地。建议国家在自由贸易区等国家政策扶持上,考虑港口行业的特殊性和区域发展的统筹性,给予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港同样的扶持政策,统筹、推动青、日、连三大港口的一体化发展。

    此外,加强日照港集疏运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在港口建设项目安排和审批、公用基础设施政府投资、海域使用金返还、口岸通关等方面,给予日照港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倾斜,使日照港的综合能力、发展空间、口岸设施和作业效率等各个方面切实与“一带一路”战略需求和要求相适应。

    同时,支持日照快速交通网和原油运输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日照—潍坊、岚山—临沂等高速公路,日照—菏泽、日照—烟台、青岛—日照—连云港快速铁路,济南—青岛高铁联络线等项目建设,促进区域间人流、物流的快速流动。在原油码头、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等项目建设和海域使用、口岸开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提升日照口岸原油运输、中转、储备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在口岸开放水平和质量方面,可以在日照设立综合保税区,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提供国际贸易服务和支撑;支持日照成为中韩自贸区先行示范区;支持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在开展铁矿石现货挂牌交易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交易品种。同时,推进电子口岸建设,构建与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口岸软环境,促进贸易和物流的便利化。

    4、让“一带一路”交汇点贸易更畅通

    全国人大代表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站长助理 权太琦
 
    中哈两国领导人于去年5月在上海,以视频连线方式共同见证启用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项目一期,目前运营情况良好。

    为进一步促进上合组织国家与日韩、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连云港计划以服务中亚及上合组织国家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的独特优势,依托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项目,进一步打造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国际物流园区,构建服务上合组织成员国以及日韩、东南亚等区域的国际物流合作基地,打造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和进出口加工产业的开发开放新平台。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进以及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化,通过连云港港过境的中西部地区货源快速增长,对口岸环境提出了新要求,迫切需要在“一带一路”交汇点规划建设开放程度更高、容纳层次更多、服务功能更强的自由贸易港区。目前,连云港自由贸易港区申报文件已经呈报国务院待批。建议相关部委能够给予大力支持,推动自由贸易港区尽快落户连云港。

    此外,2月25日,中韩自贸区谈判全部完成,明确将威海作为我国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提供了样本。连云港作为“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明确的首要节点城市、中韩陆海联运试点口岸,已经形成每周四班来往于连云港—韩国平泽、连云港—韩国仁川的国际客货滚装班轮航线,连云港港国际客运站建成投运,中韩小商品交易市场启动建设,韩国作为连云港传统外贸市场的优势不断巩固,为江苏与陆桥沿线拓展对韩贸易便利化提供了条件,连云港已具备了设立中韩自贸区合作示范区的基础,建议借鉴威海模式,同时在连云港设立中韩自贸区合作示范区。

     海洋强国助推海运业提质增效

     海运业是国民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服务行业。目前,我国正处于海运大国向海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如何深化海运业改革开放,推动海运业转型升级,更好地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仍是热点。在探索海运强国之时,我们发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等成为代表、委员们提案议案中的“热词”。

     1、提高国内船用燃油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董事长 马泽华

    在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航运业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是我国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融入世界经济的战略通道。作为一名从事海运行业的代表,我深刻体会到,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球对环境问题日渐重视。

    然而,由于国内船用燃油市场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行业服务监管管理机制,导致油品质量问题突出,部分企业通过生产、供应劣质燃油,偷逃税款等方式扰乱市场秩序。更严重的是,使用劣质燃油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也形成了安全隐患。对此,国家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从政府监管层面,规范船用油市场,提高油品质量。

    目前,国内船舶燃油市场不规范,油品质量良莠不齐,行业秩序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市场参与者众多,相关制度和监管法规没有跟上;二是调油商和供应商调和生产、代供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市场失控;三是国内部分船供油企业逃避消费税扰乱市场秩序。

    国内船用燃油的质量问题已带来多重危害,例如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船舶运行安全、危害船员人身安全、有损行业及国家形象……为促进国内船用燃油行业的健康发展,减轻市场混乱造成的环境污染危害,保障安全,维护国家形象,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规范船用燃油市场。

    对此,我有几点建议:第一,从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内贸船供燃油质量标准,会同国内石油石化专家共同研究审核,规范燃油的品质质量,确保用油安全;第二,建立船供油行业服务规范和标准,促进企业守法经营,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第三,建立行业协调自律平台,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和行业服务行为;第四,适当减免船供油行业燃料油消费税;第五,相关部委会同成品油生产企业共同研究解决国内船用油品资源问题,并在政策上给予相关企业必要的扶持,加强自有资源的保障;第六,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并参照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建立第三方公证检验监督机构。

    2、先行升级自贸区排放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胡可一

    2014年12月,中央决定增设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既是对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的肯定,也对自贸区向全国范围拓展迈出的第一步。在发展航运中心的同时,沿海区域航行的内河和近海船舶的排放也应该得到关注。

    国际海事组织相关资料表明,船舶年排放硫氧化物约占世界排放总量的4%,年排放氮氧化物约占世界排放总量的7%。特别是在港口、海峡和一些航线密集、船舶流量大的海区,船舶排放已成为该地区的主要污染源。航运中心的主力船型——集装箱船由于航速高、主机功率较大,对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另一个主力船型——邮轮给母港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相关的环境问题。为使自贸区可持续地健康发展,航运中心城市应该先行一步。对此,我提出五点建议:

    第一,以自贸区区域相关的港口水域、内河水域和城市沿海海域为试点,尽快实施类似于排放控制区水域的船舶排放标准。

    第二,对于其他区域,尽快制定新的城市港口水域、内河水域和沿海海域的排放标准和相应的分级实施计划,以及计划实施时间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如在港口建设方面,前期必须对水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和固废处置等进行严格、细致地规定。

    第三,大幅提高集装箱水路转运和疏运的比例,以提高综合减排效果,对采用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集装箱支线船、老旧船舶淘汰给予适当的税收等方面的补贴和减免,化解航运、新能源和替代能源企业减排的绿色成本增量。

    第四,统一布局电动船舶岸电充电站的配套建设;在集装箱港口和邮轮母港增加岸电设施,利用港口岸电为靠泊船舶供电以达到减排的目的。

    第五,推动船舶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应用,形成完整的LNG燃料供应链和规模效应,降低LNG燃料船的运营成本,使其更具有运营的竞争力,从而从源头上降低船舶排放对于大气的污染。

    3、放开外资班轮沿海捎带

    全国人大代表 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原总裁 李令红

    2014年12月30日,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的“中远泗水”轮从上海港捎带集装箱货物驶往天津、青岛两个港口,标志着上海自贸试验区中资非五星旗船沿海捎带业务试点正式启动。这是我国首次试行中资非五星旗船沿海捎带业务,对于吸引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回国中转,拓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功能,降低海运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顺应这种趋势,进一步提高我国集装箱干线港口的竞争力,加快建设我国集装箱枢纽港,从整体利益出发,建议将上海自贸区的“试点捎带政策”复制到其他沿海干线港口,放开外资班轮公司捎带业务。

    这样做,一方面可助力我国沿海主要干线港口更快发展成为国际中转枢纽港,另一方面也可使我国支线港口的外贸集装箱货物更多地由支线港通过内支线方式运输到干线港口,在干线港中转出口或集中至枢纽港分拨出口,形成支线港到干线港,干线港到枢纽港的较为理想的运输格局。此举不仅可以加快国内枢纽港的建设,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内支线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因此,建议结合新情况、新趋势,适时制定有关法规条例,开放中国籍和外籍班轮船舶参照现有的国际中转箱海关监管模式在我国沿海若干港口(如上海港、宁波港、青岛港等)开展国际集装箱的换装分拨业务试点工作,同时建议对试运行期间的运作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待运营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总结、完善和提高。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船东协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56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