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大船时代迎一带一路 建陆路海运双桥头堡

2015-04-14 11:01:43
  近日,青岛港消息不断。先是宣布将联手全球顶级船公司、码头公司共同打造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相关合作协议日前正式签署。预计该码头将于明年年底建成投产。

  之后又发布青岛港对接“一带一路”初步规划,称青岛港具备成为国家“一带一路”东西南北全向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桥头堡的区位优势。

  而就在不久前,青岛港还召开了针对青岛港上市后首份年度业绩公告的记者会,在众多记者面前展示了其靓丽的发展业绩:2014年青岛港全年净利增幅为18.5%,净利润为15.86亿,实现收入69.9亿元,较同期增长7%。

  青港国际总裁焦广军表示,公司盈利增长点不再局限于以往20年来的装卸业务,而是增加了物流及增值服务、金融业务等。公司还思谋对准“互联网”+和“一带一路”这些最新的发展机遇,不断出台一些新政。

  近日,海关总署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继续深化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以青岛海关为龙头,履行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至此,“丝绸之路经济带”改革板块涵盖了沿线的9个省份(自治区)10个海关,实现了通关待遇“十关如一关”。

  而青岛港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先人一步的通关一体化举措,“丝绸之路经济在带”改革板块中被赋予龙头地位,可谓实至名归,必将提升青岛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陆路和海运“双向桥头堡”的地位和作用。

  正是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支持,当前,青岛港正在与哈萨克斯坦铁路公司下属的物流公司积极接洽,力求在国际内陆港的建设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与此同时,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青岛港正在积极打造国内内陆港核心区,在新疆、西安、郑州、银川、兰州进一步布局内陆港,采取开通或加密海铁联运线路以及促进物流增量等方式,逐步构筑起沿“丝绸之路经济带”横穿亚欧、点线结合、港港联动、直通青岛、双向贯通的“陆上大通道”。

  与之并行的海向方面,青岛港通过进一步与船公司、大企业、大贸易商、大物流商加强联系,增加航线密度,推进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15个港口实现互联互通。据悉,2015年,青岛港在已经增开12条航线的基础上,计划再增加5-6条。

  在焦广军看来,近几年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增速趋缓,国内经济从高速到中高速发展成为新常态,港口吞吐量增速由过去多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进入到个位数的中速增长,整个国家经济形势对港口也造成一定影响,发展难度和竞争压力都很大。

  青岛港集团董事长郑明辉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青岛港也步入转型期,港口单纯守在自家门口,以依靠装卸赚钱的发展方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需要,必须转型重构港口产业板块。

  4月3日,青岛港宣布联手迪拜国际、中远、马士基、泛亚、招商国际、中海等全球顶级的船公司、码头公司,共同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前湾港区集装箱自动化码头项目。正在建设中的自动化码头共2个泊位,码头泊位设计水深-20米,岸线长度660米,设备由操作人员进行远程操作,除作业安全规范要求的必须有人工监控操作的环节外,整个码头作业实现了全过程全自动,将实现码头无人化。这是青岛港互联网战略的一部分。目前码头平面布局已经敲定,土建施工已经开始,设备方面正在进行沟通,投入运营后,人员减少70%以上,效率提高30%。预计明年年底建成投产。

  据悉,面对愈发明显的 “大船时代”发展趋势,建设自动化码头成为现代港口发展的方向和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青岛港将联手迪拜国际、中远、马士基、泛亚、招商国际、中海等全球顶级的船公司、码头公司共同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前湾港区集装箱自动化码头项目。

  郑明辉表示,青岛港着力打造的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集装箱自动化码头,效率更高、更先进,也更加节能环保,将在中国乃至全球自动化码头建设方面发挥引领带动效应。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船东协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56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