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回弹无望 中国经济缓慢挣扎

2015-10-08 09:17:25
 新的数据显示,中国工业产值的增长量并没有达到市场的预期,也不足以拉动不断减少下滑的出口现状,中国经济在国内外双重需求薄弱的泥潭中苦苦挣扎。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末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工业产值增长了6.1%,低于市场广泛预期的6.5%。按照中国8月份出口总额的7亿多美元来看,0.4%的差异并不明显。
 
8月份中国出口额同比下降了5.5%,比7月份8.3%的降幅略有好转。然而,与去年相比,今年进出口总额的跌幅都有加剧趋势。201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6、7月份,中国出口额分别下降了1.2%和8.2%,随后而来的8月份,出口额下降超过9%。
 
对中国经济保持高度关注的诸多银行家们目前均持消极态度。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表示“中国经济目前并无恢复的迹象。”
 
里昂证券(CLSA)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乔纳森?斯隆认为2015年亚洲的经济复杂莫测:“随着市场情绪的大幅波动,目前急需将基础设施建设重新作为长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摩根斯坦利在《财新》公布的一份给客户的报告中这样指出:“对于中国而言,在逐渐成熟的国内经济环境中,不断对工业领域进行调整以适应产能过剩的现状,持续进行城市化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将会为经济带来基本的增长点。”
 
由于国内外市场上的新订单数量缩水,导致8月份产量增长不足,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已下跌到后经融危机时期的47.1点。数据指向了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用来衡量一段时间内批发市场上制造商和生产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平均变化。PPI指数在过去41个月中连续收缩,显示出目前出口的减弱趋势使得产能过剩和通货收缩的问题不断加剧。从7月PPI指数同比缩小5.4%来看,这种趋势近期愈加明显。
 
从实体产品的产量也可以看出,寄希望于出口的迅速回弹无望。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八月份白色家电生产下降为负值。洗衣机产量下降了5.8%,冰箱产量5.7%,冷冻箱8.1%。
 
工业生产的缓慢也影响了集装箱运输产业。所幸有美国港口的对冲,影响并未遍及所有贸易领域。今年上半年,美国包括东海岸8港口在内的港口集装箱进口总量同比达到最高,萨凡纳港口的集装箱进口增长甚至高达33%。8月长滩港的集装箱进口量共计358262箱,同比增长19.1%,实现了其2015年的最高值。
 
在欧洲贸易市场上就没有这样的好事儿了。法国Alphaliner公布的数据显示,亚欧市场的集装箱需求每周在20万箱,而实际产能则高达25万箱左右。目前仍然有121艘集装箱船等待在年底前实现运输,集装箱总量在796000箱。
 
8月集装箱运输共计28艘货船,224000箱货物,达到了今年的最大值。繁重的运输量给运价带来了很多压力,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本月显示,在过去的4周里,每箱货物的运价下跌了518美元。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船东协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56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