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布劳动关系典型案例凸显深层矛盾

2015-02-05 10:10:07

    中国全国总工会公布了10起典型违法案件和劳动事件,这些案件与事件反映出中国在劳动用工领域存在着就业歧视、恶意欠薪等现象。专家指出,政府需要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普通劳动者的权益与尊严。

  此次公布的十大劳动违法典型案件,“浙江新东方烹饪学校侵犯女性平等就业权”一案位列榜首。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法律工作部部长郭军强调,用人单位就业歧视问题比较突出,包括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等,然而这一问题并没有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中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在于2011年发布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就指出,56.7%的受访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91.9%的受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

  在今年的求职过程中,河南郑州某高校文学类专业毕业生刘阳说,自己连刚过去的元旦假期都在改简历、跑招聘。谈到找工作时的感受,她表示,感觉比较明显的是性别上的“劣势”,不少招聘她都能进入面试环节,用人单位也不会直接表示不收女生或限制求职专业,但在面试环节她和不少女同学经常就被“卡”住。

  专家分析,就业歧视主要源于市场的逐利行为,企业在用人时追求利益最大化,相比男性,女性可能需要企业支付更多成本。企业把经济效益放在社会效益之上。

  “政府监管不到位是就业歧视的助推剂,企业在利益的角逐中,可能会出现偏差,这时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保障多数劳动者的利益。”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表示,同时政府也需要通过社会经济政策调整,来改善目前用工歧视状况,比如通过加大对女性的生育保险支出,减轻企业用人成本等措施,鼓励企业建立平等的用人观念。

  “浙江新东方烹饪学校侵犯女性平等就业权”一案当事人小郭则告诉记者,希望能用自己的经历来鼓舞更多人:“小女生”不输“大企业”,要勇敢对就业歧视说不。

  农民工欠薪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焦点。郭军指出,农民工欠薪问题不是简单的违法问题,而是基本的道德和道义问题。企业应负首要责任,政府有关执法部门的责任也很大。

  陕西省西安市劳动监察部门近期排查出的58个建筑施工项目欠薪隐患问题中,涉及工程款拖欠、工程款纠纷或工程量核算的达到41起,占到总数的70.7%。

  “工程款问题仍是引发欠薪的主因。”西安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案件处理科科长何勇介绍,当前垫资施工、工程项目层层转包现象十分普遍。一旦在工程量、工程款结算中出现问题导致工程款延迟支付,作为支付农民工工资责任主体的劳务公司无力兑付,产生欠薪问题,处于链条最末端的农民工就成为风险的最终承担者。

  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各地已加大追讨和打击力度。人社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国共查处工资类违法案件22.8万件,为352.7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279.4亿元,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工的权益。

  尽管如此,在办理恶意欠薪案件过程中,仍面临许多难题。西部某省人社厅一位工作人员坦言,劳务公司、包工头恶意欠薪情况较为普遍,但事实上,许多劳务公司都是皮包公司,其登记地址是虚假的,很难找到当事人。而在移送过程中,部分基层公安机关以劳动监察机构不能提供用人单位签字确认的欠薪证明为由不予接受。但现实是,在用人单位逃匿或拒不配合情况下,劳动部门几乎不可能提供这样的欠薪证明。

  近日,人社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查处衔接工作的通知》。业内人士指出,《通知》明确了打击恶意欠薪执法的可操作性,有望提高震慑作用,但仍属于“事后弥补”措施。要根除欠薪现象,执法思路须从“事后追责”转变为“事前监管”。

  陕西省社科院政治与法律研究所研究员刘世文表示,工程层层转包导致的“责任转包”埋下了纠纷隐患,相关部门应加强事中和事前监管,对承包单位的相关资质和能力有所鉴定,防患于未然。

  “要变接到举报后的被动处理为主动预防,通过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检查员定点联系企业制度等,加强日常矛盾隐患排查,做好分析研判,将‘灭火式’的集中整治转变为制度化的常态管理。”陕西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局局长唐善武建议。

来源:新华网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船东协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56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