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绘航运“绿”

2015-12-07 09:46:15
   航运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近日,在“2015SISI-KMI国际海运论坛”上,绿色航运话题再次引起关注。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李宇为认为,当前中国船舶与港口污染控制现状不容乐观,对海损事故和人为失误或有意行为引起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应予以重视。

  沿海及内河污染监管或升级

  李宇为介绍,当前船舶污染的种类主要有燃油、有毒液体、机舱油污、舱底水、生活污水、压载水、防污底涂料,生活垃圾、尾气(发动机、锅炉、焚烧炉)、消耗臭氧层物质。

  中国在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范围的界定,内河船用柴油机、沿海及内河船用柴油油品、内河船型标准化方面有不少待解问题。李宇为透露,未来对沿海及内河船舶将实施比远洋船舶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港口的环评,需要包括船舶及疏运车辆的影响。在实施油品新标准方面,国四车用柴油1月1日全国强制执行后,根据中汽协前5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有一半左右的加油站提供的是普通柴油,而不是车用柴油,且供应率不足10%。

  “一些生活垃圾处理上,徐州(16座)、宿迁(3座)、扬州(3座)垃圾站基本停运,淮安(5座)垃圾站送交垃圾船舶数量与港区船舶吞吐量差距大。在油水分离和生活污水处理上,浙江、安徽、江苏等地设备普遍荒废甚至拆除,内河船舶油水分离设备不具实用性。”李宇为坦言。

  为加强对各类污染的防治工作,推进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工作,交通运输部9月份发布了《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12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

  到2020年,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与2015年相比分别下降65%、20%、30%;主要港口90%的港作船舶、公务船舶靠泊使用岸电,50%的集装箱、客滚和邮轮专业化码头具备向船舶供应岸电的能力;主要港口100%的大型煤炭、矿石码头堆场建设防风抑尘设施或实现封闭储存。沿海和内河港口、码头、装卸站(港口)、船舶修造厂分别于2017年年底前和2020年年底前具备船舶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接收能力,并做好与城市市政公共处理设施的衔接,全面实现船舶污染物按规定处置。

  2018年年底前,评估确定采取更加严格排放控制要求,扩大排放控制区范围以及其他进一步举措。航行于中国水域的国际航线船舶,要实施压载水交换或安装压载水灭活处理系统。规范拆船行为,禁止冲滩拆解。

  按照新修订的船舶污染物排放相关标准,2020年年底前完成现有船舶的改造,经改造仍不能达到要求的,限期予以淘汰。

  航运企业“有话说”

  观察人士向《航运交易公报》记者表示,航运有多“绿”,取决于航运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据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调查,大多数受访企业表示将对新建船舶采取绿色环保的设计,对现有船舶进行技术改造,如使用低硫燃油、保证油品质量,推进船舶燃油改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靠泊港口时使用岸电等。另外,还将重视船舶污水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问题。建议相关监管部门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承认国际防油污证书、国际防治空气污染证书等相关国际证书;加大协调支持力度,出台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加大监管力度,认真执法,通过监管优化市场,提升政府服务。

  在“2015SISI-KMI国际海运论坛”上,干散货运输企业代表表示,将采取淘汰老旧船舶、使用低硫燃油、升级船舶压载水系统、推行船舶使用岸电等方法以应对绿色环保的要求。在干散货航运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企业希望监管部门能兼顾行业不景气的现状,不要过度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因为大多数企业无力承担更多的调整费用增加。实施相关方案时应逐步推进,给船东足够的调整适应时间,如能将老旧船舶提前报废的补贴政策进行延期,将对企业船舶的更新换代起到激励作用。

  集运企业同样表示,将采取船舶技术改革以应对环保要求,如使用符合标准的燃油、岸电、投资建设环保型船舶等。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船用燃料油品质的监管,特别要控制内贸市场上劣质燃料油的使用,提高执法水平,在不过多增加企业负担的情况下,真正将“绿色航运”落到实处。

  港口方面,大部分企业表示将积极推进岸基供电的各项工作,对机械设备进行“油改电”或“油改气”的技术改造,场站的照明设备使用LED灯,使用智能调度系统建设设备能耗等。另外对于进出港船舶数量的增长、船舶大型化以及装载有危险品的船舶进出港对港口附近水域生态带来的持续考验,港口企业表示,将在码头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持续加强管理,特别注意保护港口水域环境,加强对突发情况的应急演练等。

  航运服务企业方面,不少船舶经纪企业表示,将加强对相关业务单位的环保宣传,为客户制定整套绿色环保解决方案,并与相关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关注国内外发布的相关规定等。建议企业进一步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相关部门纸质单证的交接,降低社会成本。

  环保需多方参与

  除了市场最重要的经营者外,观察人士也指出,航运“绿”的程度也受制于监管系统的可作为空间。由于航运业环保涉及的部门、系统过多,而这些部门又各自独立运作、自订规划,发展不够有序,造成资源配置上的不必要浪费。尤其地方环保的执法力度往往取决于地方政府的价值取向和态度,但体制的变革尚需时日。

  当下之计,政府监管外,培育企业环保意识,扶持民间环保组织,以社会监督辅助政府监督,以舆论监督推动政府监督,并由此推动体制革新,应是航运环保走向良性循环的助燃剂。

  李宇为表示,先进技术是控制污染物主要手段,监管是保障。在物联网驱动的智慧港口、智能船舶可改善监管与服务。减排政策设计与监管执行要考虑市场行为,只有船、油、码头以及其他设施相互配套、减排目标才可能按期推进。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船东协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56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