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会长 张守国
尊敬的何建中副部长
尊敬的姜平副市长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第三届世界海员日”,在这个值得庆祝的日子里,我非常荣幸地应邀参加“2013年中国海员大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船东协会,向“第三届世界海员日”和“2013年中国海员大会”成功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全体中国海员和全世界海员表示最亲切的问候;向关爱海员切身利益和维护海员合法权益的政府主管部门、海员工会组织、航运企业、民间团体及广大社会人士表示最诚挚的敬意!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文化最为丰富的海洋文明大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但还不是海洋强国。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对海洋资源、海洋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已成为提升我国海洋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应“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应对海洋问题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针对国际国内海洋情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建设海洋强国,必须振兴海运业。海运业是海洋经济与海洋权益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上看,丹麦、挪威、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美国、日本等世界强国的先后崛起,都离不开海运业的支撑。从国内看,海运业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七大行业之一,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行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和服务产业,在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是世界上海运需求总量、集装箱运输和铁矿石进口需求量最大的国家,年国际集装箱运输需求近9000万TEU、 进口铁矿石近7亿多吨、煤炭近2亿多吨、原油突破近3亿吨。海运业承担着我国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承运了95%的进口原油和99%的进口铁矿石。
海员队伍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基础力量,是海运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第一资源。没有稳定的海员队伍和广大海员的服务与奉献,建设“海洋强国”将无从谈起。
海员是国际公认的高危和高风险职业。他们的工作流动、分散,要面临大风大浪和海盗对生命的威胁;要适应高科技设备在船上应用和港口国、船东不断提出的高要求;要常年生活在具有强磁场的狭小颠簸的船体内,处在信息闭塞、缺少陆地支援、缺少家庭亲情的环境中。同时,他们的劳动关系也很复杂,要处理与企业、中介公司、国外船东、货主和海员的关系,要面临不同民族、语言、文化、政治、法律等差异带来的困扰。海员比陆地上的职工要承受更多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做出更多的奉献和牺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员市场发展迅速,但不稳定。主要表现在:
1.我国海员资源紧缺,特别是高级海员不足,在职海员流失问题严重;
2.海员与企业之间原有较稳固的人事劳动关系发生变化,对企业的人身依附关系和归属感变得越来越淡薄,思想受社会影响变动较大。
上述两方面原因迫使船东为了确保船舶正常营运,只能通过海员工资的无序上涨来控制海员流向,但仍然阻止不了海员的频繁流动。这造成了海员市场的无序竞争,对于船舶安全航行和经营极为不利,直接影响到水上交通的安全。
稳定海员队伍的关键在于切实保障海员权益,实现海员的体面劳动。为此,我们建议如下:
一、建议国家出台针对性有效措施,提高海员的社会地位。
1.根据国际海事劳工公约(MLO),落实海员权利和福利等,全面实现海员的体面劳动。
2.参照国际惯例,将国际海员列为特殊职业免征个人所得税,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提高海员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
3.建立海员职业心理与生理的保障系统,提高海员职业的承受能力。
4.建立海员家庭的保障机制,促进海员家庭的和谐。如:为海员家属“探船”提供方便;经常组织海员家属联谊活动,让海员家属了解海员的职业工作;在成熟的网络条件下开放船舶网络通讯,让海员家属经常了解海员在船情况,使海员能安心就业等。
5.健全海员港口服务设施,在港口内建立提供海员通讯、娱乐的活动室。港口方面提供便捷、廉价的交通工具,以便海员能够进出方便。
6.建立海员评估机制。尽快建立以全国海员劳务中介、劳务合同备案、服务信誉评估发布、法律援助、招募、培训、见习推介、职业指导与规划等服务为内容的综合信息平台,使之逐渐成为与中国海员人才市场和国内外船公司、海员雇佣机构、代理服务机构实现匹配的平台,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海员劳务交易的重要市场和中心。
7.大力宣传海洋文化和航海文化,动员各类社会媒体介入航海文化的宣传,宣传海员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事迹,并以杰出人物为榜样设立标杆,鼓励有志于航海的年轻人参与航海活动。
8.建全航海教育培训体系。在全国中小学中增加海洋意识和航海入门的教育,在教材中增设中国航海史和航海原理的介绍。在海事院校中,加强航海职业道德与理想教育,鼓励学生参与航海职业。在继续教育中,加强学生对航海新技术的应用,紧跟世界航海科技的发展,有条件时提供学生驾驭本国拥有的最先进、最大的船舶,树立学生的职业信心。航海教育应提供国家优惠政策,实现军事化培训、免学费、保障就业等措施。
二、建议航运企业围绕“留住海员、吸引海员、培养海员”的目标,制订并坚持贯彻和执行相应的人力资源策略。同时,明确提出海员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是创造价值的主体,大力培育以尊重、信任、关心、包容为核心内容的人文管理理念。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领导的关心与重视下,我国海员保障工作有了重大突破。自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条例》(2007年9月1日起实施)以来,在《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框架下,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了专门针对我国海员劳动和保护配套的法律制度和协调制度,通过规范我国航运业,促进海员权益保障机制建设,协调国际与国内产业保护政策的关系,在履约中把握更大的主动权。
中国船东协会是中国航运业的民间社团组织,一直以来把做好海员的职业保障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积极配合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主要有:
1.成立了常设的工作机构-海员工作专业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议我国海员市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与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及时保持沟通;
2.为加强海员管理,提高海员素质,维护行业的良好风气,协会以网站为平台,设立“中国船东网海员信息交流平台”,向海员工作专业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提供“海员信息交流,业内经验共享”的服务;
3.《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将于2013年8月20日起正式生效。为我国批准加入《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2009年12月23日,协会作为全国航运企业的代表,参与了与交通运输部、海员建设工会共同组建的“全国海上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并签署第一份全国性产业集体协议《中国海员集体协议》。三年来,协会广泛征求船东和海员关于该协议修订、续签的建议及意见,指导并督促会员单位认真执行《中国海员集体协议》,加强对海员合同的兑现与管理;
4.为协助我国航运企业顺利履约,2012年11月和2013年4月,协会与国家海事局联合举办了两期《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研讨班,共有62家航运企业近百名代表参加了学习;
5.在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职业保障规定(征求意见稿)》”与 “合力推进《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顺利履约”的座谈会上,协会代表行业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6.协会积极参与亚洲船东论坛(ASF)事务与活动,长期担任亚洲船东论坛海员委员会的主席国,为促进亚洲海员队伍的稳定和就业,关注、思考和跟踪国际上新出台的各项有关海员管理与培训的法规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此外,协会通过媒体及各种途径,加大对海员职业保障工作的宣传,增进全社会对海员及其工作的了解和尊重,为我国海员职业保障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我会做的这些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离“实现海员体面劳动”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今后,我会将在“深入基层调研、推广成功经验、推动‘海上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工作发挥更大作用、以及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做好海员职业保障工作,实现我国与《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顺利接轨。
各位嘉宾,各位代表,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蓝色文明的世纪。海员是值得尊敬的、勇敢的职业。让我们携起手来,坚持不懈地做好海员的职业保障工作,为维护我国海员的合法权益,稳定和壮大我国的海员队伍,把我国建设成为航运强国、海洋强国而共同努力!
最后,预祝“2013年中国海员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
二〇一三年六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