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国际海运(中国)年会”在宁波召开

2013-11-11 14:31:33

    本网站讯  为促进世界海运业持续健康发展,加速我国从海运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联合多家国际知名机构,20131168日在宁波召开第十届“国际海运(中国)年会”,从2004年开始至今连续举办的海运年会被业界号称是“海运达沃斯”,得到了航运界的充分的肯定。

    本届年会以“经济变革中的航运”为主题,汇集800余名来自全球航运产业利益相关方聚于一堂,就当下航运困境把脉问计,共商良策,共同探讨国际航运形势的来发展。浙江省省长李强、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宋德惠、中国船东协会会长(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泽华、副会长(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董事总经理)李云鹏、副会长(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赵沪湘、副会长(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苏新刚等多名企业领头人作为嘉宾出席了年会。出席年会的50位嘉宾围绕目前航运界的热点、焦点和难点分别作了主题演讲,内容涉及变化中的中国元素,市场低迷下企业的伦理和责任,扩大运力的新途径和时机,未来航运格局变化的多种问题。

    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守国受主办方邀请作为演讲嘉宾出席了年会,在深受与会人员欢迎的“前沿对话”环节中,解答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就当前航运界的敏感问题的提问,说明行业组织在推动航运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充分解读造船和航运的发展关系,并特别就关于马士基、地中海航运和达飞三家大型航运企业成立P3联盟的问题,阐述了行业的意见,指出航运界的各方要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应对航运发展的变化,使航运在国家发展改革中持续合理健康发展。

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宁德伟和国内部主任褚俊生也参加了年会,并和与会各界专家和学者进行了沟通流。

----------------------------------------------------------------- 

相关链接:关于张守国常务副会长在海运年会“对话”环节的讲话内容

     针对反对建造大船的建议和意见:当今社会的行业需求是多方位、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必须有各种类型船舶并存,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符合经济发展的高效益和低成本的先进船舶是航运市场发展的必需。对于大型船舶只是相对而言,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定义和标准,大型船除了在理论上可以证明它的先进性,也需要实践证明其安全性和合理性,是否要无限度的发展下去,有没有一定的界限和规定、技术条件、港口和航道的要求是否符合,这样才证明建造大船的理由。目前,国内的航运市场运力过剩,导致船东相对而言不是对船型大小的担忧,而是对大量运力投入市场造成低迷航运市场加剧下滑的局面的失控,如果建造大型船舶投入市场,势必出现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现象,虽然建造大型船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技术效率,降低营运成本,但是背后也有可能存在不可告人的对自身利益的扩大追求,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在市场上不公平竞争。 目前集装箱和干散货运输市场的形势都非常严峻,哪种类型的大型船舶投入都会导致市场的恶化,散货市场的运输更是“雪上加霜”。

就目前航运界特别关注的马士基、地中海航运和达飞组成P3联盟的问题,张守国认为这个问题也和建造大型船舶有关联性,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降低营运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这个出发点无可厚非,因为联盟存在历史悠久。作为行业协会收到大量货主和航运企业的反馈,他们表示不是对P3带来航线的稳定和服务效率的提高,而是使原有的优势地位上升凸显,如果不正确利用优势,势必给其他船公司构成不平等竞争的威胁,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另外,P3的计划是不是符合部分国家和国际的法律法规有待商榷,不能过早的下决论作出最终判断,必须要遵纪守法按照市场规则做事,公平公正竞争,目前的船公司在各自的生存空间积极应对航运形势变化,提高自身的优势发展自己,“小”不代表“弱”,“大”不代表“精”或“强”。马士基代表在拜访中国船东协会时说:P3的联盟是管理和业务上的合作,不是商业和运价上进行全球控制。但是,P3的联盟有待于在实施中理解和判断,会使航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确实事实。

最后, 张守国指出,每位航运参与者对于目前航运低迷的担忧要正确判断,对任何应对多加思考,采取更有利于自身的手段发展,共同努力使航运市场有序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船东网  /袁洋浩)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船东协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56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