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新红专”轮起航海上丝路
6月16日,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致敬海上丝路文化巡展举行起航发布仪式。本次巡展由中远海运集团、大连海事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是2025年中国航海日系列活动之一。
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单红军、中远海运集团副总经理张勇、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世新、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陈凯分别致辞。
张勇指出,“新红专”轮致敬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巡展活动,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弘扬航海精神、传播海洋文化、激发青少年投身航海事业意义重大。“新红专”轮实现了智能化全覆盖,具备自主航行和远程驾控的能力,充分彰显了我国在智能船舶和自主航行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它不仅是培育新一代航海家的实训基地,更是推进航运强国建设、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一张闪亮名片。伴随国际海事组织(IMO)提出海上自主水面船舶规则四阶段,中远海运集团将围绕打造全生命周期数字智能船舶运营平台,按照自主化、数智化、绿色化,积极稳妥推进智能船舶建造和航行先进技术应用。中远海运集团愿与产、学、研等各界同仁携手合作,以“新红专”轮巡展为新的起点,合力筑梦“生态海洋、智慧海洋、畅通海洋、开放海洋、人文海洋”的五彩海洋,为构建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单红军表示,“新红专”轮是大连海事大学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也是学校以高水平交通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体现,承载着海大在新一代智能船舶技术开发验证和智能航运人才培养的重任。希望“新红专”轮能在本次活动中,完成各项既定实验验证任务的同时,担任好增强全民海洋意识、普及发展航海文化、弘扬和传承新时代航海精神的使者的作用。让先辈们在海洋活动中积淀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魅力,转化为推动当下和未来中国航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动力。
发布仪式上,深圳中远海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大连海事大学、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四方签署智能船舶通讯导航装备研发“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框架协议,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该创新联合体旨在整合多方资源,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聚焦船舶综合导航系统、多链路集成的船岸通信优化技术、智能气象导航技术、电子海图等关键技术攻关,实现面向不同等级的自主船舶的通讯导航系统装备谱系、技术图谱、标准规范等技术研究,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通讯导航装备及系统解决方案,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核心技术国际竞争力。
“新红专”轮巡展首席顾问李国平、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许民强共同为“驭海智启”智能船舶实训中心揭牌。该实训中心由中远海运集团与大连海事大学联合打造,是国家级智能船舶实训基地,以“新红专”轮智能船舶为载体,构建集教学实训、科研创新、技术验证于一体的综合性在船实训平台。首批学生将由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船舶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的10余名学生组成,巡展活动中将开展智能船舶研学计划。
作为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以郑和船队起锚地太仓、国际航运中心上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泉州、海南自贸港为关键节点,致敬海上丝路文化巡展。
本次文化巡展历时26天、近4000海里,沿途经4省市6大靠泊点将对社会公众开放,设计航线“辽宁大连-江苏太仓-上海-福建泉州-海南海口-海南洋浦-海南琼海-海南三亚”,每港靠泊2~3天。期间,“新红专”轮将在海南开展繁忙水道和狭窄水道的智能航行实验。
在为期一个月的巡展航程中,广州中远海运旗下深圳数科、海宁科技携自主研发的“自由度”智能气象导航系统及电子海图导航装备等全程护航,将为“新红专”轮提供精准航线优化与实时气象避险支持。
在此次起航发布活动中,文化巡展主题彩绘船体贴覆正式发布亮相。这是国内首次船体彩绘贴膜的成功应用,采用了最为先进的工业级UV(紫外线)喷绘工艺,依托数字化工具完成复杂图案、色彩的设计与分色,施工作业实现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零排放,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抗磨损等性能,可保持7年以上,通过巡展的平台,开创了“船衣”装饰艺术的创新实践。
据了解,作为大连海事大学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建设项目,“新红专”轮是打造我国新一代智能船舶应用与综合试验高端平台的标志性工程。该船由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研发设计、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建造,在去年7月命名交付,将用于航海人才认知学习、实操训练和智能实训,服务于智能船舶领域的科学研究和高水平人才培养,成为大连海事大学“一流学科”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支撑。
“新红专”轮悬挂五星红旗,入中国船级社。该船长约69.83米,宽10.9米,可容纳35名科研人员或教学团队。船舶配置非收放式减摇鳍一对,大大提高船舶的适航性、稳定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在四级海况下能够开展正常的教学、实训和科研工作,六级海况下能够安全航行。
该船取得了i-ship(R1,No,M,I)智能船附加标志,实现了智能化全覆盖,驾、机、电深度融合,智能化程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全球首艘具有自主航行、远程控制、自动靠离泊、智能研究教学、海事研究、海员智能培训等综合性功能的科研和实训船。
“新红专”轮是全球首艘实现远程遥控、自主航行与教学实训于一体的智能船舶,配置智能航行、智能机舱、智能能效、智能船体、智能平台以及智能实训系统,实现了智能化的全覆盖;核心系统100%中国设计和制造,是开放型的海上移动智能船舶试验验证平台。
项目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在数智化设计、智能化建造、智能数据平台构建、狭小空间三维设计、智能系统测试验证等关键技术上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大连中远海运重工采用了数智船舶设计平台,缩短了设计周期,提升了准确度,减少了人员投入,整体设计生产效率提高了30%左右。
未来,“新红专”轮还将开展海上扩大实验,进一步完善船舶操控AI决策模型和跨域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算法等技术,为我国开展船舶智能航运基础性、前沿性、关键性的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来源:国际船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