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船务2024年净利大涨
当全球航运业在2024年遭遇地缘裂变与周期震荡的双重考验时,洲际船务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洲际船务”,证券代码:02409.HK)以超出预期的财报,向市场展现了其独到的破局智慧。
在航运服务与船舶管理的双轮驱动下,洲际船务交出了一张极具含金量的成绩单:全年收入达2.82亿美元,同比增长8.9%;毛利跃升60.5%,至6440万美元;归母净利润同比暴涨231.6%,达7030万美元,创下公司历史新高。
这背后,是市场回暖、资产收益与战略成效的三重驱动。
具体来看,船舶管理板块收入增长50.4%至7680万美元,除税前溢利激增89%至940万美元,利润率从9.8%提升至12.3%。洲际船务凭借品牌与规模优势,抓住了市场对专业管理服务的需求增长,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在劳氏日报(Lloyd’s List)发布2024年十大船舶管理企业及管理者榜单中,洲际船务(Seacon Shipping Group)连续第二年上榜,以288艘排名第九,基于全面技术管理船舶数量的榜单中则以198艘排名第十。
航运服务板块收入虽微降1.3%至2.053亿美元,但毛利大涨62.2%至4930万美元,除税前溢利暴增292.1%至6810万美元,利润率从8.4%跃升至33.2%。其中,控制船舶毛利增长49.2%至4710万美元,毛利率达39.2%;租入船舶毛利从亏损110万美元扭转为盈利230万美元,增幅高达301.6%。这一表现凸显了公司在船队结构优化与运营效率提升上的成功。
2024年的全球航运市场,既是危机四伏的战场,也是暗藏机遇的竞技场。在地缘政治动荡与运营环境恶化的双重夹击下,市场依然实现了逆势增长。干散货市场表现尤为抢眼,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增长4.9%,创历史新高;煤炭进口总量达5.427亿吨,同比激增12.58%。这些大宗商品需求的旺盛,直接为好望角型等大中型干散货船提供了稳定的订单支撑。然而,俄乌冲突导致黑海航线运力受限,红海局势紧张拉长亚欧航线运距,巴拿马运河干旱迫使船舶绕行,运力供给骤然收紧,运输成本水涨船高。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全年均值达到1755点,同比上涨27.3%,尽管下半年因港口罢工与贸易增速放缓跌破千点,全年仍维持强势。
油化品市场则呈现另一番景象。波罗的海原油运输指数(BDTI)和清洁油轮运输指数(BCTI)全年均值分别为1094点和818点,波动下行成为主旋律。供给端,中日韩头部船厂向大型化、绿色化船舶倾斜,建造门槛抬高限制了短期运力增量。国际海事组织(IMO)碳排放新规与欧盟《海事燃料联盟规则》的落地,加速了船队更新,老旧船舶退出市场,船龄结构进入集中更替期。
洲际船务显然抓住了这个窗口。外部市场的回暖是其成功的助推器,而真正的突围密码,藏在公司内部的战略棋局之中。
上市以来,洲际船务充分利用香港资本市场的优势,以轻重资产并重的策略迅速扩充船队规模。2024年,公司接收2艘新船、光租1艘并投资5艘,综合运力达到123万载重吨(dwt)。更令人瞩目的是其在建船队计划:截至2024年底,自有及光租在建船舶20艘,通过合资公司持有18艘,合计38艘,包括16艘散货船、16艘化学品船和6艘中程成品油轮,预计2025至2027年交付。2025年初,公司再下一城,收购7艘3800 dwt多用途干货船,光租1艘散货船及2艘化学品船,新增运力121.5万dwt,接近现有运力的翻倍。
在资本运作层面,洲际船务展现出精妙的周期驾驭能力。2024年,公司出售10艘船舶,获资产出售收益4600万美元,并从联营公司分得溢利560万美元。2025年初,又出售1艘13,500 dwt杂货船和1艘24,576 dwt油化船。这种“高抛低吸”的资产置换策略,不仅优化了船队结构,还在市场高位锁定收益,提升了资金流动性,为后续扩张储备弹药。
洲际船务的野心远不止于运力扩张,其全球布局更显战略眼光。公司在上海、新加坡、希腊、德国、美国等航运枢纽设立分支机构,构建覆盖全球的运营网络,并计划在2025年于中东迪拜设立办事处,扩大市场份额。更值得一提的是其“朋友圈”扩张:2024年,洲际船务与天津中远、天津东疆港产城投资集团合资成立天津天惠船务,与中远海运船员管理及易桥资本成立上海洲际远海船舶管理,与香港海瀚资本成立海瀚洲际船务。这些强强联合,在带来资金与资源注入的同时,也通过优势互补提升了公司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在全球航运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浪潮中,洲际船务未雨绸缪,走在行业前列。公司加大船队更新力度,订造节能环保的新型船舶,采用低排放燃料技术,以应对IMO新规与欧盟碳税的挑战。新船在油耗与碳排放上的优势,不仅降低运营成本,更为其抢占未来市场份额增添筹码。这种前瞻性的技术投入,彰显了洲际船务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
人才战略的升级更彰显长远格局。2025年2月,洲际船务宣布任命司良为集团副总裁,全面负责油化业务。司良作为一位在液体化学品船舶管理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国际认可的资深专家,她的加入不仅为集团在油化业务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代表了企业在高端人才储备方面的战略决心。
过去一年,资本市场用33.94%的股价年度涨幅为洲际船务的这份战略答卷写下生动注脚。
2025年初,洲际船务股价更一度触及52周高点5.00港元。在航运市场波动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大背景下,公司能够维持稳健上行趋势,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其在船队管理、战略布局及资本运作方面具备高度的韧性与战略清晰度。
在海运圈聚焦看来,洲际船务在2024年的成功,既是外部机遇的馈赠,更是内部战略的胜利。轻重资产的灵活切换,全球布局的深耕细作,技术创新的前瞻布局,人才战略的厚积薄发——四大支柱共同构筑了其突围密码。
在航运业这个充满“周期魔咒”的领域,洲际船务再次证明:真正的战略家从不被动等待周期,而是主动创造价值曲线。
来源:海运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