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高管:天价港口费或将压垮美国航运业
3月2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启动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行业的“301调查”听证会。行业领袖在发言中再次强调,高昂港口费政策无法“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反而可能成为压垮本土航运生态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最大国际海运企业Seaboard Marine首席执行官Edward Gonzalez在听证会上警告:“若振兴造船业的努力意外摧毁美国所有的航运公司,那么国家利益就无从谈起。”
与许多美国运营商一样,Seaboard 也高度“依赖”中国制造的船舶。数据显示,Seaboard Marine 旗下24艘船队中16艘为中国建造。
美国船舶运营商表示,对与中国有关的船只征收费用还将推动更多美国货物流向拥有更好资源应对变化的外资远洋运输公司。
美国航运协会会长Kathy Metcalf强调:“更换现有的中国制造的船舶并不像打开电灯开关那么简单。连带打击本国航运体系绝非可取方案。”
美国鞋类和服装协会政策高级副总裁Nate Herman表示,港口费用将导致美国工人失业,美国出口和进口成本增加,并导致美国消费者出现短缺和价格上涨。
他引用了一项新研究,多个贸易团体表示,费用上涨将导致美国出口下降近 12%,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0.25%,“辛勤工作的美国家庭无法承受进一步的价格上涨和产品短缺,美国制造商和农民也无法承受失去更多的出口市场。”
据悉,本次公开听证会将于3 月 26 日结束,听证会的完整记录将在结束后发布。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针对中国海事、物流、造船等领域的全面提案拟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只单次最高收取150万美元的所谓“服务费”。
具体而言,对中国海运运营商,无论其拥有的船只是否在中国制造,计划对其拥有的每艘船舶征收最高100万美元的单次港口准入费,或是对进入美国港口的每艘船舶的净吨位货物收取1000美元的单次费用。
对经营中国船舶的非中国海运运营商,将根据船队中中国船舶的比例进行收费,单航次进入美国港口的收费最高可达150万美元。对于中国船只占其船队50%或以上的经营者,每次进港最高收取100万美元。中国船只的比例在25%至50%之间,费用将降至75万美元;低于25%,费用则降至50万美元。
从中国订购船舶,或船舶预计在未来两年内交付的海运运营商,同样被列入此次征收费用的范围,他们将适用于与上述非中国海运运营商相同的收费标准。
一些行业高管认为,鉴于提案对全球贸易的破坏性,其力度可能会被削弱,甚至可能因美国政府决策的多变性而被取消。
如果USTR按原计划实施提案,航运高管和经纪人表示,市场可能会逐渐分裂,中国制造的船舶将与其他地区建造的船舶区别对待。
业内人士认为,美国的现实困境在于,其造船能力已与全球主流市场脱节。数据显示,中国造船市场份额从1999年的不到5%,增长至2023年已超过50%,而美国造船市场占比不足1%,年交付能力不到10艘。
与此同时,原本被视为“替代选择”的日韩造船业,根本无力填补中国空缺。日本邮船(NYK)首席执行官Takaya Soga在新加坡海事周间隙接受采访时直言,日本船厂产能已基本饱和排到2028年,而韩国造船商也不会急于扩张,近二十年他们一直深陷财务与劳动力危机,根本无法为美国提供“替代品”。
全球新造船订单九成集中于中日韩三国,这是产业集群长期积累的结果。中短期全球新船投资对中国造船的依赖度极高。强行用行政手段拔除中国供应链,实质就是将美国航运公司推入无船可用的寒冬。
来源:海运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