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泸州港货物吞吐量超900万吨
1月10日,记者从泸州市航务管理局获悉,2024年1—12月,泸州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902.5万吨,同比增长0.24%。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23.34万标箱、同比增长10.89%。铁水联运完成3.28万标箱、同比增长24.9%,外贸箱量完成6.82万标箱、同比增长7.55%。
泸州港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持续开通泸州至成都、昆明、攀枝花等铁水联运班列11列,探索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推动发展泸州至宜宾港“水水中转”。同时稳定开行西向中欧班列、南向海铁联运班列、东向长江黄金水道班轮,常态化开行泸州至重庆、武汉、上海等沿江重要港口班轮航线6条,巩固中欧班列图定站点成效,泸州成为四川除成都外稳定开行中欧班列的市(州)。数据统计,2024年,泸州港累计开行集装箱班轮1077航次、中欧班列30列(去程24列、回程6列),货重2.83万吨、货值5.89亿元;南向班列开行99列,运输2005标箱,货重4.01万吨、货值1.05亿元。
为提升港口竞争力,积极拓展货源,四川泸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泸州永昌港埠物流(神仙桥码头)组建港口合作经营作业区,开启泸州市首个国企—民营联合经营的创新模式。神仙桥码头充分发挥“门到门”全程物流的业务特色,精耕川南、云贵周边市场货源,预计2025年港口经营再上新台阶,新增瓷土、重晶石等大宗干散货物20余万吨。
泸州水运不仅跑出“加速度”,还干出“新高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四川省首个无人驾驶新能源集卡在泸州港集装箱应用,以安达码头为试点推动散小码头智慧港口建设,开港试运行泸州最大散货码头——泸州港纳溪港区石龙岩作业区一区码头,新增年货物通过能力155万吨。泸州港铁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投运,泸州港实现了国际班列、班轮无缝连接,水路运输类、铁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和进境粮食、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四场合一”,所有进出口货物“同场监管”,助推泸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迈上新的阶段。
“我们紧紧围绕‘水运发展振兴年’主题,聚焦‘港、航、船、货’四大要素,做大做强做精做深产业港、物流港、贸易港,高水平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泸州市航务管理局运输科廖翃介绍,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始终稳健维持在900万吨的高位水平,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更是一举突破23万标箱大关,四川省占比6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