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将于2035年基本实现“三枢纽三示范”交通战略定位

2024-08-16 08:43:12

近日,苏州市政府印发了《苏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到2035年苏州市综合交通网总里程将达1.7万公里,现代综合立体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完善,“123出行交通圈” 和“123快货物流圈”基本形成,苏州“三枢纽三示范”战略定位基本实现,人民群众出行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提高。

《规划》指出,构建苏州市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对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全面推动苏州交通强国示范先行区建设,服务苏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规划》强调,要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目标,以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为导向,以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先行区为主线,更加注重交通的智慧创新、区域的统筹协调、 国土空间的绿色发展、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交通建设的互惠共享,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助力苏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支撑打造充分展现“强富美高”新图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

《规划》提出,到2025年,瞄准打造“三枢纽三示范”的目标定位,率先在省内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基本建成“开放立体、创新高效、协调共享、便捷优质、绿色智能、安全经济”,符合苏州需要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力支撑苏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到2035年,苏州市综合交通网总里程约1.7万公里,现代综合立体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完善,“123出行交通圈”(市域各板块1小时通达、上海大都市圈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基本形成,苏州“三枢纽三示范”战略定位基本实现,人民群众出行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提高。

《规划》指出,要构筑综合立体交通主轴。围绕京津冀-长三角主轴、长三角-成渝主轴、长三角-粤港澳主轴及大陆桥走廊,结合苏州市城镇和产业空间布局、现状综合交通网络走向,围绕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优化东西向沿江、沪宁、沪苏合综合立体交通主轴,贯通南北向通苏杭、通苏甬综合立体交通主轴,构建“三横两纵”的综合立体交通通道格局。要打造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构建衔接顺畅的综合客运枢纽,将苏州打造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到2035年,规划形成“4+9+N”三级客运枢纽体系。打造能力充分的综合货运枢纽,全面提升苏州货运枢纽对于要素集聚的支撑能力。到2035年,规划形成“10+16+N”三级综合货运枢纽体系。

《规划》指出,要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多网融合的铁路网,构建“三横一纵”丰字形干线铁路网,总里程达到655公里左右。打造放射型的城际市域轨道交通网,总里程达到420公里左右。形成“两干三支”的货运铁路网络体系,货运铁路总里程达到262公里左右。形成畅通高效的水运网。建设世界一流的苏州港,加快形成张家港、常熟和太仓“一港三区、各具特色”的苏州港空间布局。打造现代绿色的内河港口,规划形成苏州市区港区、吴江港区、昆山港区、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和太仓港区等6大港区。构建通江达城的航道网络体系,形成“两纵九横”干线航道网布局,航道总里程约916里。完善广覆深达的公路网。规划形成“四纵五横一环一联六通道”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约 814 公里。完善覆盖广泛的普通国省道网络,总里程约 1393公里。依托高等级公路快速化和城市快速路打造高效畅通的快速干线网络,总里程约 1383 公里。构建绿色安全的四好农村路,持续提升“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市发展水平。搭建覆盖城乡的邮政网。完善邮政枢纽体系,加快形成体系成熟、效率优良枢纽布局及配送运输网络。建设共享惠民的城市交通网。加强中心城区各层次路网衔接,完善公交换乘枢纽、公交首末站、公交停保(车)场设置。打造人民满意的苏式配送,致力于构建“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城市货运配送服务体系。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船东协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56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