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就“初心始发地,再创新奇迹”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1-04-23 09:08:05

中共中央宣传部定于2021年4月22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围绕“初心始发地,再创新奇迹”主题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宣部对外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发布会是中外媒体了解中国,特别是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新窗口。我们将会不定期邀请中共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负责人出席,请各有关部门和地方介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等方面的情况。我们还会邀请各领域一线优秀党员代表在这里与大家见面,介绍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干事创业的情况,等等。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邀请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先生出席今天发布会,介绍上海传承红色基因、奋斗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情况,并回答各位关心的问题。同龚市长一起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先生,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慧琳先生。

下面先请龚正先生介绍情况。

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 龚正: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上海的情况。首先,我谨代表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上海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城市的血脉。百年来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创造的历史伟业、铸就的伟大精神,在上海得到了充分体现、生动演绎、精彩阐释。在党的领导下,昔日租界林立、列强横行、民生凋敝的旧上海,脱胎换骨,生机勃发,正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昂扬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大踏步迈向未来。

党中央一直对上海赋予重任、寄予厚望。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亲临上海,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上海发展指明时代坐标、前进方向、战略重点。全市人民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锐意改革开放,矢志创新发展,推进各项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经过接续努力,上海已基本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

龚正:

第一,今天的上海,经济发达、实力雄厚。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87万亿元,总量规模跻身全球城市第六位。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发展指数排名世界第三,口岸贸易总额达到8.75万亿元、位居全球城市首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350万标准箱、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不断提升。

第二,今天的上海,创新踊跃、活力迸发。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85家、外资研发中心486家、国家级研发机构85家,设立各类众创空间超过500家,建成上海光源、蛋白质中心等一批世界级大科学设施。体细胞克隆猴、阿尔茨海默症治疗新药、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等一批全球首创成果都诞生在上海,蛟龙、天宫、北斗、天眼、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也凝聚了大量的上海的科技智慧。

第三,今天的上海,人文荟萃、近悦远来。江南文化传承积淀,海派文化独树一帜,百年党史更是孕育了上海丰厚的红色文化,淬炼了上海独特的精神品格。“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造就了上海英才汇聚的生动局面。全市现有高校63所,在校大学生76万人,“两院”院士179人,在沪就业外国人超过28万人,上海连续8年被评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第四,今天的上海,民生殷实、幸福和谐。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2万元。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实现,就业、社保、住房、养老、托育、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3.67岁、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市民交通出行更加便捷,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772公里,跃居全球城市首位。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上海是全球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安定有序是我们这座城市的金字招牌。

第五,今天的上海,蓝天碧水、生态宜居。全社会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连续18年保持在3%左右。2020年,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32微克/立方米,劣V类水体基本消除。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基本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人均绿化面积增加到8.5平方米,从过去的“一双鞋”扩大到现在的“一间房”,市民亲近自然、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在上海越来越多。

饮水思源。上海这些年的发展进步,靠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靠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掌舵领航,靠的是党中央英明决策,得益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凝聚着上海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抚今追昔。上海百年来的沧桑巨变,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更加坚定了全市人民永远跟党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的信心和决心。

龚正:

回望百年奋斗路,上海是初心之地、光荣之城;昂首阔步再出发,更要始终不渝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百年党史锤炼坚定信仰、凝聚强大力量,以排头兵的姿态、先行者的担当,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十四五”时期,上海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力争到2025年,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取得显著成果,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迈上新台阶,人民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谱写出新时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我们要着重在四个方面聚力突破。

一是在深化改革开放上聚力突破。坚定走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走面向世界、扩大开放之路,走打破常规、创新突破之路,全力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临港新片区建设、科创板试点注册制、长三角一体化三项新的重大任务,确保进口博览会越办越好。

二是在强化核心功能上聚力突破。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着力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三是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上聚力突破。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构建“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空间新格局,完善以“五型经济”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格局,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四是在建设人民城市上聚力突破。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努力为人民谋幸福、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愿景,就是这座人民的城市,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

龚正: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上海,“在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壮阔征程上,上海一定能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一定能展现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气象”。这是期许,更是号令。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放在”,奋发有为,奋勇争先,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不断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

我就先讲这些。下面,我和陈寅同志、慧琳同志很乐意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陈文俊:

谢谢龚正先生,下面请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上海“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在新发展格局中要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请问具体是怎么布局的?将在哪些重点领域进行发力?谢谢。

龚正:

上海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定位,就是刚刚讲的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所谓中心节点,主要是赋能,助力我国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国民经济循环更加顺畅。所谓战略链接最主要的就是能量交换,我们要做到“四个链接”,也就是要素链接、产能链接、市场链接和规则链接,进一步巩固对内对外开放的枢纽地位,成为走出去的最好跳板、引进来的前沿阵地。总的布局就是加快构建“四个格局”。

一是构建形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上海要发挥龙头作用,我们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强化制度创新,深化区域合作,做好对内开放、对外开放两篇大文章,推动长三角的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

二是加快构建“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新格局。“中心辐射”是提升主城区的服务能级和辐射能量;“两翼齐飞”就是充分发挥上海东西两翼,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虹桥国际开发枢纽等作用;“新城发力”就是要把嘉定、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打造成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南北转型”就是推动南北两端的宝山和金山功能布局调整、经济结构升级。其中“新城发力”是重中之重,我们将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来打造,为上海未来发展构筑新的战略支点。

三是加快完善经济发展格局。重点是大力发展“五型经济”,也就是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总部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流量型经济。“五型”经济代表上海都市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是上海经济的长板和优势所在。

四是加快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城乡、郊区、乡村是上海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没有郊区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上海城市的整个现代化。我们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资金、人才等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城乡全面融合共同繁荣。

为此将继续增强“四个力”:

一是向科技创新要动力。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打造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加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加快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构筑全球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二是向扩大内需要潜力。推动消费扩容提质,推动投资提效增能,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退税免税经济和品牌经济。

三是向改革开放要活力。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率先试出经验,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四是向数字化转型要爆发力。重点是三个“数字化”,也就是以经济数字化形成新供给、以生活数字化满足新需求、以治理数字化优化新环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谢谢。

中国日报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在习近平总书记宣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上海的推进落实有不少亮点,比如我们看到的临港新片区和一体化示范区等等,还有最近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请问相关的进展具体怎么样?下一步有什么样的新举措?谢谢。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陈寅: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长三角一体化是国家战略。上海要积极主动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做好对内对外开放两篇大文章,聚焦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一体化示范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这三个重点区域,努力探索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路径。

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家出台了建设总体方案,上海在2019年8月20日正式挂牌,到现在正好20个月。《总体方案》当中明确78项任务,目前将近90%的任务已经落地。到目前新片区的建设跑出了加速度,展现了显示度,主要体现在“三个一批”:一是一批重大的制度创新相继推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全区域封关验收,市区两级1170项事权集中授权给新片区管委会。二是一批重大项目密集落地,到目前已经累计签约将近600个项目,总投资将近4000亿元,其中绝大部分项目都是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这些重点领域。三是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开工,其中包括18个社会民生的项目也在建设。下一步,临港新片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重要”为统领,坚持热度不减、势头不减、改革创新力度不减,形成更有显示度、更有影响力的实际成效。

第二个重点区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个区域是跨越了上海、江苏、浙江三个行政区,去年我们已经形成了覆盖示范区2413平方公里的国土空间规划。形成了32项一体化的制度创新的成果,这些成果目前在其他地区进行复制推广。同时我们在去年推进了60个重点、亮点项目,实现了良好开局。下一步,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聚焦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要素流动等八个方面深化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第三个重点区域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这个区域的总体建设方案今年2月24日经过国务院批复并印发实施。在总体方案中确定了“一核两带”的功能布局。“一核”:虹桥中央国际商务区,区域面积达到151平方公里,包括虹桥交通枢纽、国际会展中心以及其周边的商务区、产业区和居住生活区。“两带”:南北两带联动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相关地区,覆盖区域面积达到7000平方公里,在上海有2100平方公里。接下来,要按照国家批复的总体方案要求,携手苏浙皖三省,重点围绕“四个着力”下功夫:着力建设高标准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着力构建高端资源配置的国际贸易中心的新平台,着力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的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联通国际的能力。谢谢。

香港中评社记者: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都市,请问是如何开展党史教育的?上海是如何让大家对党史感兴趣,特别是吸引年轻人对党史感兴趣的?谢谢。

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周慧琳:

谢谢你的提问。上海红色资源非常丰富,红色文化已经融入这座城市的基因,构成了上海城市精神的鲜明底色,浸润滋养着生活在这座超大城市每一个人。在这个前提和基础上,上海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得非常顺利。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两个多月来,大家学好教科书、修好必修课,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勇担在肩。上海以上率下,从领导干部起抓好党史的学习教育,目前开局非常可喜。另外,我们要求做到入脑入心,按照中央要求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做到知行合一,坚持“实”字当先。市委要求党史学习教育要扎扎实实、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用好红色资源,把红色故事讲活讲深。

刚才你问到怎么吸引年轻人对党史感兴趣,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们也非常重视,所以开展党史教育,重点抓住两个关键人群,一个是党员领导干部,一个是年轻人。我们开展党史教育,特别是在上海运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对年轻人有着天然吸引力。大家都知道,当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28岁,这是属于年轻人的事业。党的事业对年轻人也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吸引、接纳、成就着年轻人,始终保持着百年大党正青春的创业激情。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上海的年轻人热情参与、自发创造出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上海各级党组织也积极搭建平台为年轻人亲近党史、学习党史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这方面,一是融入网络传播。上海结合移动传播的特点,推动党史资源在云端共建共享。不久前一堂名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网上主题团课,吸引了全国4800万名青年参与,发布当天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6.9亿。担任首期领学人的是B站一位头部UP主。这一类形式新颖的讲授,很容易在年轻人中成为爆款。

二是融入课堂教学。特别是大学有思政课,我们通过策划各类主题学习活动,制作党史微视频等形式讲好“大思政课”。上海的高校集中了一批青年理论工作者,目前正在策划推出更多这方面的精品课程,类似“给90后讲讲马克思”这样的爆款产品课程,引导年轻人全面了解党史、客观认识党史。

三是融入社会实践。上海设计了一系列红色线路,引导年轻人开展“行走党课”,边走边看边听边了解边思考,有很多这样的主题活动,比如“十万少年看浦东”。我们还打造红色旅游线路,让大家通过旅游了解党史、认识党史、学习党史、受到教育。应该说,融入社会实践掀起了年轻人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潮。

四是融入艺术创作。上海依托文化机构和学校的文艺资源,制作了大量文艺党课,电影党课、戏剧党课、曲艺党课、书画党课等等,深受年轻人欢迎。当然上海年轻人学习党史的有效形式还有很多,有组织的、有年轻人自己创造的,时间关系这里不一一介绍了,希望你能够到上海进一步了解。谢谢。

人民日报社记者:

上海是我们党的诞生地,在党发展的各个阶段,上海都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今年是建党百年,请问上海市在做好上海百年的宣传工作,做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弘扬方面有哪些进展?谢谢。

周慧琳:

谢谢你的提问。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前不久我们做了一次普查,红色遗迹遗址和纪念设施有612处,依托这些资源,上海深入开展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建党百年宣传教育,全力建设好、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为党的百年大庆记载伟业、展示辉煌。

你刚才问到关于红色文化保护传承。这方面我们深入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叫工程就是系统性很强,我们系统推进发掘保护、理论研究、新闻宣传、文艺创作、社会宣传、教育培训和红色旅游,努力打造红色文化资源高地、研究高地和宣传活动高地这“三个高地”。特别是,重点推进“一馆五址”的建设保护。这“一馆”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纪念馆月底即将竣工,将打造成为展示建党光辉历程、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红色地标。我们在这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陈列,叫“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五址”包括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旧址,就是《新青年》旧址、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这“五址”目前都已经完成了修缮。此外,《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建成开放,中共二大会址、中共四大纪念馆展陈提升顺利完成。同时,上海正在征求意见,就是《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预计这个条例7月1日前可以颁布。

关于刚才问到的建党百年宣传教育。上海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教活动基础上,努力以最高标准全面做好建党百年宣传教育。这里我想重点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

理论方面,与中宣部联合举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暨党史学习教育高端论坛,准备5月份举办,并结合举办第三届“初心论坛”。组织举办庆祝建党百年理论研讨会等,我们实施“党的诞生地”出版工程,目前已经出版图书124种,这个规模是200种左右。“七一”前集中推出10种“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系列丛书”。新闻方面,创新全媒体传播,开展“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重大主题宣传,开设《百年党史启示录》等专栏,推出《我的入党故事》等专题,我们还携手全国数十家电视台推出《理想照耀中国——庆祝建党百年“双100”系列融媒体报道》,包括现场直播、短视频。我们还组织采访了来自30余个国家的100位外籍人士,制作“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融媒体产品,这个产品4月8日已经上线,现在每天播出一集,今天播出的是一个印度人,讲述他眼中的中国共产党。

文艺方面,有一系列的重点作品,包括电影《1921》,一说名字大家就知道它的内容了。还有《奇迹时代》是写改革开放的,《无名》是写地下党领导的工人运动。还有几部值得期待的电视剧,包括《功勋》、《光荣与梦想》等。还有一些戏剧、文学作品等,像歌剧《晨钟》写李大钊同志的,广播剧《龙华》和文学作品《千里江山图》是关于龙华烈士的。还有沪剧《一号机密》、《永不消逝的电波》,杂技剧《战上海》等等,这些有的已经推出来了,有些戏剧在巡演,有的正在创作过程中,我觉得也非常值得大家期待。谢谢。

日本共同社:

上海过去是共产党的摇篮,现在是中国金融经济的重点,将来的定位如何?上海自己的定位如何?谢谢。

龚正:

我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面向未来,上海要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句话已经写入了上海“十四五”规划。这句话实际上有三层或者三个方面的重要含义。

首先,上海是一座属于人民的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前面开场的时候我讲到,我们要建设“五个人人”的城市,就是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实现人民城市的美好愿景。

第二,上海是一座功能强劲的城市。也就是要在强化“四大功能”方面,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强化科技创新策源的功能、强化高端产业引领的功能、强化开放门户枢纽的功能上下更大功夫,深化上海“五个中心”,持续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第三,上海是一座精神品格彰显的城市。上海有16字的城市精神,也就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大气谦和、开明睿智”,同时我们还有6个字的城市品格,“开放、创新、包容”,我们将持续进行推进、实践、实施。

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曾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请问在“十四五”期间,上海将采取哪些措施让人民城市建设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谢谢。

龚正: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考察上海时鲜明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所以建设人民城市,上海要坚决走在前列,努力当好示范。“十四五”期间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全面落实总书记的嘱托,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不断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点在三个方面聚焦聚力:

一是惠民生。扭住“老小旧远”等突出问题,实施一批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项目,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的安全网,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水平。去年市委、市政府启动了为期三年的16项民心工程,都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的痛点难点问题,包括旧区改造、停车综合治理、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等等,我们计划三年之内要全部完成。按照三年16项民心工程,我们每年都排出一批民生实事,今年有10个方面、安排了30项民生实事。比如旧区改造,原来的目标是“十四五”末期,完成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的改造,现在根据大家的需求,这方面的需求很强烈,要大大提前。我们创新方式方法,成立了城市更新中心,我们由市国资、地产集团全程牵头参与,把最好资源注入相关企业、相关平台,原来资金是区级统筹,现在全市统筹平衡。去年计划改造55万平米,经过努力完成了75.3万平米,现在还剩下110多万平米。我们今年安排计划完成70万平米,明年再完成41万平米。同时,我们每年在民生实事上,排出一系列的项目,包括嵌入式养老等等,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二是强治理。首要任务是守牢安全底线,基础工作就是强化基层建设,重要突破口是智能化,我们要继续下绣花般的功夫,进一步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继续牵住智能化这个“牛鼻子”。对上海来讲就是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已经搞了三年,从无到有,现在已经是上海政务服务的金字招牌。到去年底,平台接入的服务事项达到3071个,实现了行政审批事项全覆盖,实名用户达到4416万人。下一步,继续拓展服务,再造流程、数据赋能,依托“一网通办,积极打造政务服务最优、营商环境最好的营商环境服务型城市。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我们目标定位是“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基本架构就是三级平台、五级应用。就是在市、区、街镇三级都成立了城运中心和信息平台,三级平台本身也是三级应用,再加上网格和社区形成五级应用,价值取向是“应用为要、管用为王”,努力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

三是优环境。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大气、水、土壤和垃圾等综合治理,加快实施一批生态惠民工程,让上海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比如上海实施的“一江一河”,现在黄浦江两岸45公里的岸线公共空间已经全部贯通开放,苏州河中心城区的42公里岸线公共空间去年底基本贯通,成为群众休闲健身、娱乐观光的“生活秀带”。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提升“一江一河”沿岸地区的功能提升,打造世界级的滨水区,把更多的“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发展秀带”。还有一个就是公园绿地,因为上海地少人多,我们“十四五”还是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实施“千座公园计划”。上海目前有400多座公园,我们“十四五”任务还很重,但是我们坚定不移推进,要再建600多座公园,人均绿地面积在目前8.5平方米的基础上再增加1平方米多,基本实现出门5-10分钟有绿,骑车15分钟有景,车行30分钟有大型公园。我就先介绍这么多,谢谢。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

上海将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中心,在碳金融尤其是在衍生品方面会有什么新探索?您如何看推动碳中和发展过程中一些传统能源领域的金融风险?上海会否有一些方案来对应?如何平衡绿色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谢谢。

陈寅: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这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上海坚持主动调、加快转、大力建。主动调,上海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从原来传统的工业城市,通过20多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也就是第三产业已经超过了70%。同时,也不断加强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包括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加快转,就是加快推进能源低碳化转型,促进能源消费结构更加低碳环保。大力推进绿色低碳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原有的技术更新升级换代,同时切实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上海一直高度重视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在碳金融领域作了很多探索,也开展了很多创新,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一批首单产品成功落地,首单绿色可交换公司债券、首单绿色四证专项债券、首单碳中和绿色债券等都是在上海发行,一批重点平台也相继在上海落户,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也落户上海。

接下来,要把碳金融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全国碳交易市场为基础,打造国际碳金融中心。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努力做到“三个着力”:一是着力推进碳金融业务创新,积极探索碳金融的现货、远期等产品,支持碳基金、碳债券、碳保险、碳信托等金融创新。二是着力构建碳达峰、碳中和的投融资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三是着力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密切跟踪和关注碳中和进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碳中和发展的金融风险管理机制,更好地服务企业绿色转型发展。

总的来说,上海在碳达峰、碳中和上要力争走在全国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宣布中国2030年前要碳达峰,同时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上海经国家批准的2035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2025年前要努力做到碳达峰,所以当前我们正在编制上海的碳达峰行动方案,今年将要正式出台,要把整个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有机衔接起来。

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关于城市发展都会遇到未来发展空间布局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十四五”规划上海特别强调要加强包括嘉定、黄浦、松江等五个新城的建设,通过这些新城建设,打造上海未来发展的空间和增长极。上海计划如何通过这些新城建设打造自己的战略增长极?谢谢。

陈寅:

上海这座城市经过多年建设,已经成为世界超大城市,将近2500万的常住人口。我们也看到,大多人口集中生活居住在中心城区,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万人,相比东京、纽约这两个城市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3万,上海密集得多。所以我们需要城市布局更加合理,也需要推动未来城市建设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建设嘉定、青浦、奉贤、松江、南汇五个新城作为未来上海建设的重点区域,突破土地资源的瓶颈,支撑城市能级的提升,打造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和重要的增长极。五个新城的建设,对它的功能定位是要建设成为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这个提法和原来讲的“卫星城”这种钟摆式的完全不一样,也不是简单的、单纯的作为城市副中心,是要把五个新城放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定位上进行考量。所以要加强新城与上海中心城、新城与新城之间、新城与长三角40个城市之间的功能互补,赋能互动。

五个新城的建设目标任务,我们提出要建设成为引领高品质生活的未来之城、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创新实践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区和服务辐射长三角的战略支撑点。具体在建设过程当中,我们聚焦“六大任务”:

一是产城融合。我们统筹新城以及新城周边的产业基地与新城建设,推动符合功能导向的产业项目向新城集聚,鼓励新城发展高端产业集群。

二是功能完备。要加快完善医疗、教育、文化、生态等基本公共服务,着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功能。市委、市政府对五个新城都有布局一些示范性的学校,还有三级医疗机构,包括公共文化建设和运营,使得在新城里居住的人得到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

三是职住平衡。在新城的城市空间布局规划里充分考虑新城居住的需要,满足新城人口规模需要的住宅用地,这个住宅用地不仅有市场化商品房,还有租赁住宅的建设。

四是生态宜居。在新城打造绿色低碳和美丽宜人的生态环境,努力使得新城绿化覆盖率更高、水质更好、空气更优,从某种程度来说,新城的生态环境可能比中心城区具有更强的优势,更具吸引力。

五是交通便利。我们着重打造“一城一枢纽”,每个新城都有一个对外连接的公共交通枢纽。强化新城对外交通联系的同时,完善新城内部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六是治理高效。新城要建管并举,不仅要建设好,更要把这座城市管理好、运营好。所以我们提出要把市民的幸福清单转化为政府治理的责任清单,优先推进惠及面广、获得感强的重大民生项目,持续提高城市治理的数字化水平,着力强化城市系统性的抗风险能力。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数字化发展,去年年底,上海已经出台了相关意见,请问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上海有哪些优势以及面临哪些挑战?接下来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又将出台哪些重大政策?谢谢。

龚正:

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对上海来讲,我们总体要求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一次整体性转变、一种全方位赋能、一次革命性重塑。

上海在这方面的优势是什么,我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上海具有全国最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上海目前已经率先成为5G和固定宽带“双千兆”第一城,去年我们还获得我国首个世界智慧城市大奖。

二是上海有海量的价值数据。上海作为一座常住人口接近2500万、实有人口超过3000万,经济总量全国第一的超大型城市,数字流量不仅丰沛,而且高质。

三是上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上海社区、企业、医院、学校、交通、旅游景区、楼宇场馆等,比如上海地铁,目前轨道交通已经达770多公里,世界第一。我们今年还要完工61公里,明年达到800多公里,每天有1000多万人在地下乘坐地铁。上海也是全球城市当中高楼大厦最多的,有各种应用场景。上海也是电梯最多的,有26万多部电梯,所有这些应用场景对数字化转型都十分重要,一应俱全。

四是扎实的科技和产业基础。我们拥有一大批大科学设施,在全国也是数量最多的,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脑智工程、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五是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数字化转型,人才是关键,5G研发人才现在占全国的半壁江山,50%以上的5G研发人才在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芯片产业占全国的四成,人工智能领域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创新药人才占全国20%以上。这五个优势、五个基础是比较扎实的。

你问到我们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还有一些自身的短板比较明显。现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重项目建设,轻系统业务协同,各条线的信息化建设自成体系,数据还存在着相对独立,成为“数据烟囱”,共建共享还有一大段路要走,跨条线、跨层级之间缺乏业务协同。另外,在数据安全、数字鸿沟方面,尤其是针对老年人,数字鸿沟的克服方面存在很多难点。二是外部竞争日益激烈,现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都在紧锣密鼓布局数字化转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所以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必须努力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

下一步措施,主要是围绕数字化转型,集中开展大调研,尽快建立健全“1+3+X”的政策体系。你刚才提到我们已经在去年年底出台了《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这就是抓总的“1”。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3”是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分别出台这三个数字化的三年行动计划。

经济数字化,我们要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产业的数字化,传统产业要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数字要产业化,做大做强,“化”出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

生活数字化,主要以市民的急难愁盼、改善生活品质领域为抓手,创造无处不在、优质普惠的数字生活新图景。同时,我们要努力提高智能技术无障碍服务水平,比如现在很多老年人健康码不会用,或者不会用智能手机,下一步不需要刷智能手机,只要刷一下身份证数据就联通了,老年人只要带身份证就可以解决了,包括去一些需要健康码的场馆,刷一下身份证,下一步甚至刷脸都可以解决问题了,要填补数字鸿沟,不能让老年人被数字化边缘化。

治理数字化,重点是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这两张网继续提质增效。

“X”就是制定若干行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今年开始要陆续把整个政策体系打造完成。同时推进过程中,我们将对各领域各行业高频急难问题和一些长期性、制度性的瓶颈,研究出台针对性政策。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最后,我们三位非常感谢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平台,向大家介绍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和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相关的情况,再次感谢广大新闻媒体朋友们对上海的关心、支持和宣传。

今天时间有限,可能大家还有很多问题要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总书记也讲“看一百年的中国去上海”。借此机会,我也诚挚邀请大家多来上海走一走、看一看,深入了解上海改革开放创新的生动实践,同时感受黄埔江两岸物阜民丰、流光溢彩的动人情景,品味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丰硕成果。欢迎大家到上海来,谢谢大家。

陈文俊: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媒体朋友,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船东协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56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