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游轮唱响绿色智能安全“三重奏”

2021-02-02 10:21:16

1月28日,CCS重庆分社涪陵办事处验船师谭小康背上检验工具包,为“世纪绿洲”轮岸电装置的安装做了一个完整性检验,结论是:该游轮在设计、安装、试验等方面都严格按照内河“绿色船舶”规范、“智能船舶”指南等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

目前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以新技术、新能源为基础的绿色船舶概念引起造船、航运业界的高度重视。为加快长江游轮绿色智能发展,促进西南地区航运、造船以及设备配套业转型升级,西南地区航运、造船、船舶和海洋工程设备制造企业以及从事船舶入级检验业务的专业机构共同携手,通过构建行业发展共同体、技术共同体和安全质量共同体等新途径,正在着力将长江航运打造成交通强国建设先行区、内河水运绿色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创新绿色发展共同体

近日,重庆市氢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渝成立。氢能装备联盟的倡议者——西南研究院将依托中国船舶集团强大创新能力背景,在国家大力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战略背景下,立足重庆市先进清洁能源动力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搭建来自“政、产、学、研、用、检、投”多单位的氢能装备产业政策、技术、人才、资本和产业的合作平台。在成立大会上,CCS重庆分社总经理顾思远表示,当前绿色生态发展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动力技术已经成为绿色航运和造船的重要发展方向。

为构建发展共同体,政府主管机关、各长江游轮公司、设计单位及相关航运企业等西南业界以“推动长江游轮绿色智能技术应用,推进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召开了长江游轮绿色智能发展论坛,聚焦长江航运近年来绿色、智能技术以及船舶防疫安全指南在船舶上的实际运用,进行了经验分享、成果总结、前景瞻望。

他们还以“推动船用LNG产业链创新合作,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主题,聚焦近年来LNG清洁能源在船舶上的应用技术、LNG配套产业链及新能源产业建设呈现的新特点、新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推动船用LNG产业链创新合作。

厚普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庆潍柴发动机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信息共享、产品开发及业务拓展上展开合作,迈出了业界合作共赢的坚实步伐,携手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等重大国家战略,推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作为“国家队”和“主力军”,CCS重庆分社与业界同呼吸、共命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疫情期间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减轻疫情传染风险,重庆分社创新检验方式和方法,对现场检验安全进行充分评估,开展船舶营运、船舶修造和产品等远程检验,既保证了船舶和产品的检验质量,也解决了船东的燃眉之急。

为保障产品质量和及时交付,重庆分社验船师曾柯驱车800多公里,完成了双重船级尾轴检验,解决了工厂的燃眉之急;为确保辖区建造船舶质量和工期进度,临时党小组冲锋在前,确保“华夏神女3”建造检验进度重回正轨,为船东赢得2个月的工期时间;为了马士基新造船的锚产品顺利通过验收,重庆分社派遣骨干验船师为其全程提供优质检验服务,获得了船东代表的肯定和赞许;为了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春节期间旅客的出行提供安全保证,重庆分社积极配合船公司做好辖区28艘长江游轮的冬季修船检验工作,确保船舶均处于可安全营运状态。

规范智能技术共同体

“美维凯悦”轮就是重庆东江实业有限公司订造的690客位长江豪华游轮,属于工信部唯一一艘内河绿色环保示范船项目。该公司副总经理吴承军介绍,该轮采用直流组网电力推进系统,与交流组网系统相比,具备智能高效、节能减排、节约空间、多能源并网、降低噪音等多方面优势,该项绿色新技术的使用为船舶心脏配上了智能管家,使船舶更智能、更高效、更节能、更舒适。

“长江游轮将迎来绿色、智能化的发展机遇。”吴承军自信地告诉记者,公司从1994年开始在长江从事豪华游轮旅游,一直以来非常关注节能环保新技术。

记者了解到,“新长江26007”轮是长航集团国内首艘集直流组网、PTI齿轮箱、LNG新能源应用、电力推进新技术于一身的内河油气电混合动力船舶,在对它进行改装的两百多个日夜里,面对LNG清洁能源在内河航运领域应用面临的各种新问题,CCS重庆分社指派资深验船师与船东、船厂等一起共同面对新技术应用和新标准实施的挑战,共克时艰,指导和帮助航运公司解决了LNG动力改造中GVU压力问题、柴油机转纯LNG气体燃料启动、LNG存储保护和消防等技术问题,以艰辛的工作和汗水共同迎来了该船顺利完工交船。

在涪陵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船台,记者看到中远海运(上海)13800DWT不锈钢化学品2号船正在有序建造。

涪陵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波告诉记者,主管部门专门为川东船舶重工制定了个性化服务方案和项目管理策划书,一如既往秉承“安全、环保、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宗旨,团结协作、用心服务,加强技术交流沟通,以负责任的态度和高质量的检验交出让船东、船厂满意的答卷,共建技术发展共同体。

提升安全质量共同体

为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重要战略思想,进一步构筑安全质量共同体,更好地服务地区航运业发展,相关部门组织召开船东专题会议,与业界就安全管理、典型案例以及NSM审核等方面加强技术交流沟通,共建技术和安全质量共同体。各船公司也加强与主管机关合作,落实与重庆海事局等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共建协议,与长航公安、海事机构开展船舶消防、船舶防污染技术交流。

重庆冠达控股集团副总裁、“冠达世纪”游轮总裁刘彦也告诉记者,公司正在建造中的四艘游轮,将在已有绿色智能技术基础上,更加优化、全面和合理地注入绿色智能元素,让游轮更具环境友好性、技术先进性、经济高效性。

她同时提到,绿色智能船舶建造投入相对较高,技术实现有一定难度,部分船东还未充分认识到绿色智能船舶带来的实际效果。

她建议:“从政策扶持面、从法规约束面、从保护人类环境的战略高度,强调安全质量共同体理念,协同发力,全面推进绿色智能船舶在长江游轮行业与产业的利用与实施。”

在重庆双桥经开区,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建华高兴地告诉记者,双桥经开区与CCS重庆分社已签署《共建船用零配件产业示范园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业产品的技术创新升级上共同开展项目合作,为经开区船用零配件产业涉及的产业配套、产品认证等方面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

在协议签署的同时,大渝泵阀(重庆)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业。记者了解到,大渝泵阀(重庆)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泵阀类产品研发和制造,将依托中国船级社在船舶及海洋工程设施建造、检验认证、规范制定和科研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在经开区生根发芽,服务于船舶行业。

该公司去年9月份已完成厂一期创建工作,产房面积5400平方米,员工45人,预计年产值5000万元,税收200万元以上。

目前,在CCS提供的技术支持和经开区良好投资环境下,大渝泵阀已计划购地100亩自建二期厂房,于2022年初建成泵业制造产业园,并建成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水泵实验中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亿元,税收1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个,预计外贸出口产品占总产值40%以上,将带动经开区铸造、机械加工等行业发展。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船东协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56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