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沪苏湖铁路开工

2020-06-08 09:05:19

6月5日上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沪苏湖铁路开工仪式在浙江湖州举行。该铁路上海段、江苏段建设动员会同步举行,安徽扬马城际铁路马鞍山枢纽工程同步开工。这是长三角一市三省首次联合举行重大项目开工活动。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湖州项目建设现场宣布沪苏湖铁路开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国家铁路集团总经理杨宇栋致辞。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上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龚正,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政隆,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出席。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主持。

湖州吴兴区尹家圩村项目现场,大型机械装备整齐排列,工人们整装待发。与会领导共同启动沪苏湖铁路建设后,现场两辆高铁模型相向而行,寓意项目建成后长三角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车俊在致辞中感谢国家发改委、国家铁路集团的大力支持和一市三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他说,沪苏湖铁路等项目联合开工,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新的快车道。这充分表明了一市三省服务“六稳”“六保”大局,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战疫一盘棋、夺取双胜利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浙江将与上海、江苏、安徽更加紧密合作,更加聚焦“一极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更加突出产业创新升级,更大力度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布局标志性引领性项目,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提升长三角“一网通办”水平,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数字长三角、绿色美丽长三角和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产业集群,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奋力实现于变局中开新局。

杨宇栋在致辞中希望铁路参建单位和广大建设者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深化关键技术创新,保护沿线生态环境,注重与新基建融合发展,确保优质高效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国家铁路集团将把沪苏湖铁路建设作为全国铁路重点工程,加强组织领导,调集优势资源,努力建成精品工程、示范工程,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沪苏湖铁路总投资380亿元,全长163.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沿途设虹桥站、松江南站、汾湖站、盛泽站、南浔站、湖州东站、湖州站等7座车站,串联起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并在湖州与商合杭铁路衔接,连通安徽合肥,成为贯通长三角东西区域的智能大动脉,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将与沪杭客专、宁杭高铁、湖杭高铁相连,共同构筑起长三角核心区城际快速铁路客运网络,强化上海对长三角核心腹地的辐射功能,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接下来,一市三省和国家铁路集团将携手新建沿江高铁上海至合肥段、通苏嘉和沪嘉甬铁路、马鞍山至扬州城际铁路等项目,构建城际通勤圈,提升沿江沿海高铁通道运输能力,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一市三省谋划实施了一大批跨区域的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和公共服务项目。今年沪苏浙皖计划实施长三角一体化重大项目1390项,总投资7.81万亿元。其中,新开工20亿元以上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76项,总投资1.02万亿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也将开工新建一批标志性项目。

相关阅读

沪苏湖铁路开工 沿途设松江南、汾湖、盛泽、南浔、湖州等7座车站

(来源:上观新闻)

6月5日上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沪苏湖铁路开工仪式将在浙江湖州举行。同时,在上海、江苏将同步举行沪苏湖铁路上海段、江苏段建设动员会,在安徽同步举行扬马城际铁路马鞍山枢纽工程开工仪式。

接下来,长三角一市三省将携手新建沿江高铁上海至合肥段、通苏嘉和沪嘉甬铁路、马鞍山至扬州城际铁路等项目,构建城际通勤圈,提升沿江沿海高铁通道运输能力,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

今天开工建设的沪苏湖铁路项目全长163公里,总投资380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沿途设松江南、汾湖、湖州等7座车站,串联起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并在湖州与商合杭铁路衔接,连通安徽,成为贯通长三角东西区域的智能大动脉。项目建成后将作为长三角互联互通的新力量和“轨道上的长三角”的新示范,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注入磅礴力量。

此次长三角一市三省首次联合举行重大项目开工活动,是全面落实中央“六稳”要求,积极主动化危为机,以一体化助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具体举措。

本次重大项目开工仪式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2020年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共计划实施一体化重大项目1390项,总投资达7.81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955项,总投资5.61万亿元,新开工项目435项,总投资2.20万亿元。新开工20亿元以上的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机场枢纽、航道港口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共76项、总投资10179亿元。新开工10亿元以上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项目共253项、总投资9786亿元。新开工5亿元以上的绿色发展、生态修复、流域治理等生态环保联防联控项目共48项、总投资661亿元,将加快打开“两山”转化通道,建设美丽长三角。新开工1亿元以上的医疗教育、政务服务、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项目共58项、总投资1353亿元。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将率先开工新建一批创新发展、生态环保、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项目。投资100亿元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总部,将优先开展华为终端芯片、无线网络和物联网研发等业务,加速建成全球高标准的高科技研发基地。总投资50亿元的永鼎智慧科技产业园,将聚焦5G通信传感芯片、5G模组研发和系统集成,推动5G智慧科技与车联网加速融合发展。总投资105亿元的格科半导体项目,将新建多条先进工艺的12英寸晶圆生产线,打造从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销售的垂直整合制造工厂。

以一体化示范区为引领,2020年,一市三省将继续集聚资源优势,加快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上海启动建设张江科技城第二、三轮创新基础设施项目、上海科技大学未来科学中心,江苏启动建设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浙江启动建设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阿里巴巴达摩院南湖项目,安徽启动建设中科院(安徽)临床研究医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等项目。

围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市三省的产业分工协作的优势也更加凸显。中电海康联合沪苏浙皖,全面启动“长三角面向物联网领域的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建设,重点建设嘉定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无锡先进封装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杭州新型存储器研发开放平台,合肥高端计算芯片和先进处理器创新中心。以“1+4+N”模式,构建传感、计算、存储产业链新布局,打造世界级物联网产业高地和集聚地。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船东协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56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