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运董事长、中国船东协会会长许立荣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发言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9日在京召开。会议交流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做法,部分省市、部分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代表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在座谈会上发言,30家单位提供了书面交流材料。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许立荣参加会议,并作为三家央企代表之一在会上做交流发言。
以下为发言摘要:
全面深化国企改革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重组以来,中远海运集团在 “规模增长、盈利能力、抗周期性、全球公司”四大战略维度的目标逐步实现。集团国际航运船队规模达到1296艘,综合运力超1亿载重吨,是全球最大的航运企业;2017年,中远海运集团利润率指标达到8.3%;围绕国际航运及相关产业集群的发展有效提升,境外资产占集团总资产的比重达到52.9%,境外收入占比达到58.4%、境外利润总额占比达到63.2%,作为充分竞争性的全球公司已初具规模。
紧抓重组整合契机,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一是深入推进战略重组,将规模优势转化为规模效益。在内部协同方面,优化航线网络设置,合理配置运力,强化采购议价能力,使运营成本较重组前每年节省约55亿元。在市场开拓方面,有效发挥运力规模,将运力追加投入到重组前相对薄弱的中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快速提升了新兴地区的市场占有率。
二是深入推进机制创新,提升管理效率和市场反应能力。集团努力构建起“战略管控型”总部组织体系。加大董事会授权工作力度,将具体生产经营事务授权下属公司董事会决策。通过积极推进投资信息系统建设,打造“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的管控体系,增强集团公司整体管控能力。授权制度实施以来,各直属公司董事会及董事长决策事项金额达到1537亿元,有效提升了集团公司整体市场反应能力。
三是深入推进瘦身健体,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优化船队结构方面,拆旧造新,船队结构进一步向年轻化、大型化、绿色化转变。在去产能方面,集团公司造船设计产能减少31.8%;海工设计产能减少50%。在“压减”方面,累计减少法人单位501户,“压减”率为27.8%,提前超额完成国务院国资委布置的目标任务。
加快全球资源布局,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一是强化“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布局。截至2017年底,集团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额达到170亿元,其中码头项目股权及配套固定资产投资逾140亿元。截至2018年8月底,集团公司全球投资经营码头共51个、338个泊位。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希腊、阿联酋、西班牙、新加坡、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投资码头16个。其中,经过近十年的辛勤耕耘,集团将比雷埃夫斯港码头吞吐量从接管之初的68.5万标准箱提升至2018年超过450万标准箱,在全球港口的排名由第93位跃升至第36位。
二是优化“海上丝路”航线网络架构。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集装箱班轮航线195条,投入171.3万TEU的运力,占集装箱总营运船队规模的62%。2017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箱量达到50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1%。
三是夯实“陆上丝路”物流服务基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集团加大了对亚欧海铁联运、亚欧国际班列业务的投入,先后开通了渝深班列、蓉深班列、连云港-哈萨克斯坦-欧洲班列等班列;支持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增加以广西钦州港为始发港或经停港的远洋航线,助推内陆沿边地区成为开放前沿,带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同时,大力推进以希腊“比港”为基地的“中欧陆海快线”建设,深入中东欧腹地开辟中国与东欧之间物流新通道。今年1-8月,中欧陆海快线累计完成货量3.59万TEU,同比增长51%。此外,集团积极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先后收购新加坡高昇物流公司,投资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阿联酋阿布扎比码头集装箱拆装箱场站等重大物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