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召开船舶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座谈会

2016-10-31 08:35:09

  2016年10月27日,为应对全球船舶市场需求大幅下滑,造船业深度调整的严峻形势,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船舶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在京主持召开船舶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座谈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门,进出口银行、国开行、中信保等金融机构,重点造船省市船舶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造船学会、中央企业集团、重点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辛国斌指出,我国船舶工业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具备了进一步突破、率先做强的基础和条件。金融危机以来,船舶工业经受住国际船市近八年的持续调整,行业发展基本保持平稳,国际市场份额稳居前列。“十二五”以来,造船完工和手持订单国际份额始终保持在40%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海工装备发展快速跃升,船舶配套等行业发展短板有所弥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优强企业实力显著增强,造船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综合竞争力逆势提升。

  辛国斌同时指出,当前全球船舶工业正面临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时期。一方面,国际船舶市场需求大幅下滑,航运市场和造船市场严重过剩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市场需求形势仍将十分严峻。另一方面,世界船舶工业全面陷入困境,除了欧洲造船业凭借其在豪华邮轮等领域的优势,市场份额逆势提升外,日韩等主要造船国均面临生存难题。中国造船业同样面临着较2009年金融危机时更为严峻的状况,行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船舶工业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凸显。

  辛国斌强调,当前形势下,我国造船业正面临加快建成造船强国的历史机遇。世界主要造船国面临困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经济发展和重大战略实施等均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广阔空间。从长期来看,国际贸易的发展必将推动船舶工业市场需求的增长,特别是随着未来新航线陆续开辟、海洋资源开发进一步向深海发展,新船型、新装备的需求仍将层出不穷,海工装备、特别是深水装备市场仍将看好,只要我国船舶工业能够经受住当前严峻的考验,仍将大有作为。

  最后,辛国斌提出了“十三五”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为核心,以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增长、去产能、调结构、补短板、降成本,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初步实现船舶工业由大到强的跨越。辛国斌进一步要求扎实推进以下六项工作:一是继续把科技创新摆在行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着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和引领力;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强化政府引导,加大去除无效产能,着力化解过剩产能;三是将智能制造作为船舶工业管理升级和降本增效的主攻方向,着力推广先进高效制造模式;四是全面推进中国船舶制造“品质升级”,着力构筑中国船舶制造品牌;五是着力培育一批优强企业,保证优质企业度过“寒冬”;六是要进一步深化军民融合,加大“引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力度,着力提高融合与开放水平。

  会上,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介绍了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编制情况。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以产能利用率为核心指标,选择若干影响造船产能实际利用情况的主要因素构建指标体系,并充分考虑船舶行业产业特点对指标权重进行设定,形成能够反映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程度,并对未来走势起到预测作用的综合指数。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介绍了优质船舶配套产品推荐目录工作方案。根据工作方案,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牵头,联合中国船级社和主要航运公司,分领域组织专家对相关申报企业及产品进行评审,形成《优质船舶配套产品推荐目录》,并利用网站、报刊、论坛等形式进行宣传和发布,以文件形式向船东、船厂和设计院推荐。《优质船舶配套产品推荐目录》将成为国产优质配套设备的宣传推介平台,有利于促进我国船用配套设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船东协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56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