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马士基:海运能源各自独立
9月22日,马士基集团发布集团战略评估进展,决定将马士基集团的业务拆分为两个独立的业务板块,即马士基海运及物流公司(Transport&Logistics)和马士基能源公司(Energy),同时对集团管理层做出调整。此前的2016年6月23日,马士基集团董事会宣布,由集团管理层对公司战略进行评估,并提出解决方案,旨在推动新增长,增加灵活性和协同配合,并长期为股东提供最大价值。不到3个月时间,马士基集团即提出一分为二的解决方案。
海运及物流公司关注增长
根据马士基集团的描述,马士基海运及物流公司将组建由不同品牌组成的单一公司架构,将由马士基航运、马士基码头、丹马士、施维策(马士基拖轮和海上救助)及马士基集装箱工业公司组成。
马士基海运及物流公司的发展战略依靠以下三个方面,以实现长期可盈利的增长:结合业界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马士基航运、马士基码头和丹马士的整体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并增强客户体验;作为单一业务实体进行运营,马士基海运及物流公司能够协同作业,优化运营,进而实现业界最高效、可靠的航线网络;可以确保实现合理的资本投资及更好的资产配置,如果进行投资,收购将是更加倾向的选择。
与此同时,马士基海运及物流公司的各个业务单元的战略也将相应做出调整。马士基航运将通过市场份额有机增长和收购来实现发展;马士基码头将关注成本和服务网络利用率,并提升对优质运营的重视,以改善回报和为现有的及全新的第三方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丹马士和马士基航运将合作,通过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重大投资为客户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马士基拖轮与海上救助(施维策)将基于其市场领先地位,并通过与马士基码头、马士基航运探索协同作业的方式寻求增长战略;马士基集装箱工业将与马士基航运在科技发展及高效生产计划方面进行合作。
在上述言语中,马士基航运将通过收购实现发展引发关注。在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陷入低迷之时,近两年来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在几起并购重组案之下发生巨变,马士基航运的收购目标又将是谁?是即将加入2M网络的现代商船吗?还是陷入破产苦苦挣扎的韩进海运,抑或其他实力较小的班轮公司?马士基集团对此并无评论。路透社报道称:“这家目前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班轮公司在集团整体结构调整后将更加专注的在市场上展现财力‘肌肉’,吞并更多的苦苦挣扎的竞争对手!”
马士基集团董事会主席迈克·拉斯姆森(Michael PramRasmussen)也希望马士基集团近期加快合并的进程,表示:“马士基集团已经准备好利用我们自身在资金方面的强有力地位——大约120亿美元的资金储备——来买下可能的竞争对手。
马士基集团认为,在未来三年内,马士基海运及物流公司对现有资产的优化利用和对新型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发展将开启商业及成本方面的协同性,这种协同性可以实现营收增长,提高成本效率,改善盈利状况,预期可以使投资资本回报率实现两个百分点的改善,但2016年尚不会有协同合作的实质性进展。
能源公司将剥离集团
马士基能源公司将由马士基石油、马士基石油钻探、马士基供给服务和马士基油轮组成。
近年来,能源需求长期增长,对全球石油勘探开发业的投资急速减少,这导致在未来几年石油供给将会减少,而马士基石油拥有重要的技术能力,这会为马士基石油的发展提供机会。马士基石油将会调整目前的发展战略,关注较少的几个地区的资产组合,在各处的石油盆地取得一定业务规模。尤其是在北海地区,马士基石油可以发挥其在当地现有的地下模型、油井技术和高效运营方面的实力。马士基石油的目标是通过收购或并购来增强资产组合。此外,马士基石油会落实现有的主要发展项目,保持较低水平的勘探活动和勘探开销。目前的战略重点是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但部分已经获批或者正在进行之中的战略项目投资将会按计划继续进行。
马士基石油钻探、马士基供给服务和马士基油轮将继续通过现有船队和在建船队优化其市场地位及运营。马士基集团表示,离岸服务业务和马士基油轮的其他投资将会受到限制。
马士基集团董事会预期马士基能源公司将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才能实现未来的发展,这包括以独立的公司或以联合的方式通过合资、并购或上市等方式从马士基集团中分离出来。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及架构方面的机会,目标是在未来24个月内寻找到马士基能源公司相关业务的解决方案。
而在马士基能源公司从马士基集团分离出来之后,马士基集团今后的增长重心将是打造一家提供海运及物流综合服务公司,将致力于建立在集装箱航运、港口运营业务上的独特地位,以及在供应链管理及货代业务的重要地位,并凭借其领先优势为马士基海运及物流公司的客户提供更新的产品,数字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而马士基集团董事会强调,将继续致力于保证强大的资本结构,决定重要的财务比率指标,与投资信用评级相一致。
管理层大调整
7月1日,施索仁(Soren Skou)接替安仕年(Nils S. Andersen)成为马士基集团新首席执行官,安仕年同日离开马士基集团。在担任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官的8年时间里,此前毫无航运经验的安仕年主要作为“改革者”的形象出现,在其任期间,马士基集团取得了全球性的增长,提升了业务的竞争力,精简了管理架构,提高了透明度,加强了与主要利益相关方的沟通。
在宣布业务进行分拆之后,马士基集团的管理层继续进行大幅调整,有进有出。
施索仁将继续担任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官,并担任马士基海运及物流公司首席执行官。韩明森(Claus V. Hemmingsen)将从10月1日起担任马士基集团副首席执行官,并担任马士基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石道成(Jakob Stausholm)将从12月 1日起担任马士基集团首席财务官。同一天,马士基集团现任首席财务官特朗德·韦斯利(Trond O. Westlie)将卸任,不再担任管理层成员,并离开马士基集团。雅各布·托马森(Jakob Bo Thomasen)将从10月1日起不再担任管理层成员及马士基石油首席执行官,他将于11月1日起离开马士基集团。费逸凡(Kim Fejfer)将从10月1日起不再担任管理层成员及马士基码头公司首席执行官,他将于11月1日起离开马士基集团。
施索仁
韩明森
除了集团管理层,马士基集团旗下各大业务板块也进行了管理层调整。
现任马士基海运服务集团首席执行官的应墨诚(MortenEngelstoft)将担任马士基码头公司新首席执行官,这一任命将从11月1日起生效;现任马士基石油首席运营官格雷琴·沃特金斯(Gretchen Watkins)将从10月1日起担任马士基石油首席执行官;自2015年起担任马士基供给服务首席执行官的约·马德森(Jorn Madsen)将担任马士基石油钻探首席执行官,他将在马士基供给服务的新首席执行官任命之后开始新的工作;自2014年起担任马士基油轮首席商务官的克里斯蒂安·英格斯列夫(Christian M. Ingerslev)将自11月1日起担任马士基油轮首席执行官。
变革一直在持续
按照A.P.穆勒基金会委托书中的陈述来管理马士基集团的A.P.穆勒控股公司主席安娜·马士基·迈克-凯尼·乌格拉(AneMaersk Mc-Kinney Uggla)对于此次马士基集团的分拆表示:“A.P.穆勒控股公司的建立旨在确保马士基集团业务发展的长期活力,自建立以来,A.P.穆勒控股公司不断考量马士基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将评估结果提交马士基集团董事会。在集团历史上,马士基集团的战略和结构一直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这些变革将继续下去,以确保集团的灵活性。尽管集团扎根于航运业和能源业,但在不断发展的市场中我们不能停滞不前。因此,我们对马士基集团所宣布的新战略和新架构表示欢迎。”
的确如此。2002年以前,马士基集团涉足众多业务领域,除了海运以及石油,还包括造船、橡胶、塑料、医疗设备、航空运输、IT、零售、机械设备等行业。2002年起,马士基集团开始调整战略,剥离过多的不赚钱业务。到2007年,马士基集团的主要业务只剩下海运、石油、零售和造船业务。到2012年,马士基集团已经逐渐形成了四大核心业务:集装箱运输、港口码头、石油开采和海上钻井平台业务。自2014年开始,马士基集团形成五大核心业务板块:马士基航运、马士基码头、马士基石油、马士基石油钻探以及马士基海运服务,直至此次集团业务分拆。
除了业务板块的变革,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马士基集团在内部的组织架构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总的思路就是使各个业务单元的结构层次简化,运作更透明,第一个步骤即让业务部门各自独立,精简总部高层机构。马士基集团由此发展成为一个业务重心明确,架构精简的全球性多元化集团,自2008年起,马士基集团旗下所有业务部门都成功实现运营优化,几乎所有的业务部门都成为其所在行业的领军企业。
对于此次马士基集团的业务分拆,迈克·拉斯姆森(Michael PramRasmussen)表示:“我们运营的业务所处的行业非常不同,而且都面临不同的基本面及竞争环境。将海运及物流业务与石油及石油相关业务分开成立两个独立的业务板块能够使其各自关注自身所处的市场。这可以通过增加海运及物流公司旗下业务的协同性来增强战略灵活性,同时保证石油及石油相关业务有足够的灵活性去寻求独立的战略解决方案。”